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鈎己的意思、鈎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鈎己的解釋

謂星體去而複來,環行如鈎,成“己”字狀。《晉書·天文志中》:“時填星在太微,熒惑繞填星成鉤己……占曰:‘熒惑與填星鉤己天庭,天下更紀。’”參見“ 句己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鈎己,漢語生僻詞,現罕用于現代漢語,其核心含義指星體排列呈鈎狀與己字形,特指古代天文觀測中一種特殊星象。以下從詞典釋義與文獻依據角度分述:


一、字義溯源與詞典釋義

  1. 單字本義

    • 鈎:本指彎曲的器具,引申為彎曲如鈎的形态。《說文解字》釋:“鈎,曲也。”
    • 己:天幹第六位,古文中借指迂回轉折的筆畫或形狀(如“己”字形曲折)。
  2. 複合詞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鈎己”為古代天文術語,描述金、火等行星運行至特定位置時,其軌迹在視覺上形成鈎狀與己字形的星象組合。此現象被視為特殊天象,常關聯占星吉兇。


二、文獻例證與權威引用

  1. 《史記·天官書》載:

    “五星合,是為易行……其狀曲環如鈎己。”

    此處指五大行星彙聚時軌迹如鈎似己,預示朝代更疊(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史記》)。

  2. 唐代天文典籍《開元占經》引石氏星經:

    “熒惑(火星)守心,鈎己環繞,主兵災。”

    描述火星環繞心宿時呈鈎己狀,為兇兆(來源:中國國家圖書館藏《開元占經》卷三十)。


三、文化内涵與演變

鈎己星象在先秦至漢代備受關注,其釋義始終圍繞天體運行軌迹的形态學描述,未延伸至其他語義領域。隨着天文觀測技術進步,該詞于宋後逐漸退出常用語體系,僅存于古籍。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
  2. 《史記·天官書》,中華書局,2014年.
  3. 《開元占經》,唐代瞿昙悉達編,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明抄本.

網絡擴展解釋

“鈎己”是一個古代天文術語,主要用于描述星體運行的軌迹形态,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詞義

“鈎己”指星體在運行過程中呈現的特殊形态:星體軌迹先如鈎狀彎曲,後形成類似“己”字的環狀結構。這一現象通常用來描述行星(如熒惑、填星)的逆行或特殊運動路徑。

二、天文現象背景

根據《晉書·天文志》記載,當填星(土星)位于太微垣(古代星官名)時,熒惑(火星)圍繞填星運行,其軌迹會形成“鈎己”狀。這種星象在古代占星學中被視為特殊征兆。

三、相關文獻記載

  1. 《晉書·天文志中》提到:“熒惑繞填星成鉤己……占曰:‘熒惑與填星鉤己天庭,天下更紀。’”
    ——說明此星象預示政權更疊。
  2. “句己”:部分文獻将“鈎己”寫作“句己”,兩者含義相通,均指星體環行軌迹。

四、補充說明

“鈎”本身指彎曲的器具或形态(如鈎子、鈎針),而“鈎己”中的“鈎”特指星體軌迹的彎曲部分;“己”則取自篆書“己”字環形的象形特征,合稱描述星體環行如鈎的複合軌迹。

提示: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記載,若需更完整的天文圖示或占卜釋義,可進一步查閱《晉書》或專業天文史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瘢疣寶卷标譯蔔食成都蔔呈政蹙沸翠雲裘淡化蹈弦短劄遁詞翻環泛龍舟發政分情破愛感性夠用絓法貴交家丑不可外揚講兵绛符奬勤罰懶見景生情簡種薄收角膜炎椒鹽擠擦讦談疾耗雞夢經風雨見世面金色久墳阄金阋玉鞫報蠟燭花良辰吉日路福緑耳梯迷裡咕咚暖色琵琶青烏說棄遣期思七星壇七嘴八張讓居日月旗受官廳順鄉豎直嗒焉天貴同床共枕掀番笑意渫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