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送的意思、抄送的詳細解釋
抄送的解釋
[send a (duplicate) copy] 将複制件送往[某人或某單位]
詞語分解
- 抄的解釋 抄 ā 謄寫,照原文寫:抄本。抄寫。抄襲。傳抄。 搜查而沒收:抄沒(?)。抄家。抄斬。 走簡捷的路:抄近。抄小道。包抄。 同“綽”。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送的解釋 送 ò 把東西從甲地運到乙地:送信。送審。輸送。護送。呈送。 贈給:送禮。贈送。雪中送炭。 陪伴人到某一地點:歡送。送别。送親。 丢掉:斷送。 收迎取接 筆畫數:; 部首:辶;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抄送"是一個在公文處理和電子郵件通訊中常用的術語,其核心含義是指在發送文件或信息給主要收件人的同時,将副本發送給其他相關方以供知悉或備案。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的解釋:
抄送:把原件抄錄或複制後的副本送給有關部門或個人。
其詳細含義和用法特點可歸納為:
-
目的與功能:
- 知會信息:讓非主送對象但相關的人員或部門了解文件内容或事項進展,确保信息同步。
- 備案參考:為需要知曉或未來可能需要參考該信息的對象提供記錄。
- 明确責任範圍:在正式文件中清晰界定誰是必須處理的主體(主送),誰是隻需知曉的關聯方(抄送)。
-
使用場景:
- 正式公文: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公文流轉中,“抄送”是标準的格式要素,通常标注在文件末尾,列明抄送單位名稱。
- 電子郵件:在電子郵件系統中,“抄送”(Carbon Copy, CC)字段用于填寫需要知曉郵件内容但無需直接回複或執行郵件要求動作的收件人地址。
- 内部文件流轉:公司内部的通知、報告、會議紀要等,也常使用抄送方式讓相關部門或領導知曉。
-
與“主送”的區别:
- 主送:指文件或信息的主要接收對象,是負責處理、答複或執行文件要求的主體。主送對象通常需要直接采取行動。
- 抄送:對象是隻需了解信息内容的相關方,一般不承擔直接處理或回複的責任(除非另有說明)。
-
形式與要求:
- 在書面文件中,“抄送”單位通常按層級或相關性排列。
- 在電子郵件中,“抄送”的收件人地址對所有收件人(包括主送和其他抄送)通常是可見的。
- 使用“抄送”應确保信息的相關性和必要性,避免無關人員信息過載。
“抄送”的核心在于信息的副本分發,其作用是讓相關方知曉信息而非承擔主要責任。它體現了信息傳遞中的層級關系和協作需求,是現代辦公和通訊中确保信息透明度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網絡擴展解釋
“抄送”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hāo sòng”,在現代語境中廣泛應用于公文和網絡通信領域,主要含義為将信息副本發送給相關人員,兼具“抄寫”和“送達”的雙重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 核心含義:将文件或信息的副本發送給主送對象以外的相關方,起到通知或備案作用。
- 詞源:源自“抄寫送達”,隨着技術發展逐漸成為電子郵件等場景的常用術語。
2.主要分類
- 公文抄送
在公務文書中,抄送指文件主送主責單位的同時,将副本發送給需知曉或配合的其他單位,屬于公文結構的正式組成部分。
- 網絡抄送
在電子郵件等場景中,指郵件同時發送給收件人以外的其他接收者,收件人可見所有被抄送對象(使用“CC”标識)。
3.作用與場景
- 通知作用:讓上級、同事或相關部門了解工作進展,例如彙報工作時抄送主管。
- 備案留痕:用于證明信息已傳達至相關方,減少後續溝通争議。
- 協作需求:跨部門或團隊協作時,确保信息同步。
4.使用規範
- 格式要求:多個抄送地址需用分號(;)分隔。
- 與“密送”區别:密送(BCC)的收件人信息對其他接收者不可見,而抄送(CC)公開可見。
5.注意事項
- 避免濫用:無關人員無需抄送,以免信息冗餘。
- 職場禮儀:需優先考慮主送對象,抄送對象應基于實際需求選擇。
總結來看,“抄送”是一種高效的信息共享機制,需根據場景選擇恰當方式(如CC或BCC),并遵循規範以保障溝通效果。
别人正在浏覽...
百合便美比鄰星侪伍唱率敕局辭餐此刻當甚彈緯氮循環低語鬥筍多門犯教礬山水芬蘭人負文覆陷高速鋼觀貌察色孤偾韓非子和治镮銅活羅交切謹備嶜岑近捷科試口耳之學口舌曠古奇聞拉大旗作虎皮覽政老萊子列仙流語隴坂賣文為生盟員跑馬樓愆序惬懷奇花異卉鲯鳅球迷曲陌設利攝問手下人搜章摘句癱瘓岧峣穨阘晩點望寮析伐心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