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殘暑。 唐 李商隱 《無題》詩:“幽人不倦賞,秋暑貴招邀。”
(2).秋季的炎熱氣候。 宋 蘇轼 《初秋寄子由》詩:“憶在 懷遠 驛,閉門秋暑中。”
“秋暑”是漢語中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指殘暑
表示夏末秋初殘留的暑熱,多見于初秋時節。例如唐代李商隱《無題》詩句:“幽人不倦賞,秋暑貴招邀”,描繪了秋日餘熱未消時隱士的閑適心境。
指秋季的炎熱氣候
特指秋季因特殊天氣(如“秋老虎”)形成的短期高溫現象。宋代蘇轼在《初秋寄子由》中寫道:“憶在懷遠驛,閉門秋暑中”,即描述了秋日反常的炎熱。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句背景或氣象概念,可參考、5、6等來源。
秋暑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炎熱的夏天逐漸過去,進入涼爽的秋季。
秋的拆分是禾和火,部首是禾,總筆畫數是9。
暑的拆分是日和者,部首是日,總筆畫數是12。
秋暑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左傳·襄公二十九年》:“秋暑罷,大雩。”這裡的秋暑指的是夏天快要過去,進入秋季的時候。之後,秋暑一詞逐漸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
秋暑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秋暑」,沒有太大的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秋的古代寫法為「秋」,暑的古代寫法為「暑」。
1. 夏天的秋暑終于過去了,天氣開始漸漸涼爽了。
2. 散步的時候,感受着秋暑漸漸消散的清涼。
秋天、暑氣、夏秋、秋季、暑天、秋天、酷暑
盛夏、酷暑、烈日
寒冬、冷意、冬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