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香豔 ”。1.謂花木芳香豔麗。 唐 許渾 《酬杜補阙》:“柳滴圓波生細浪,梅含香豔吐輕風。”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醒酒花》:“ 明皇 與 貴妃 幸 華清宮 ,因宿酒初醒,憑妃子肩同看木芍藥。上親折一枝,與妃子遞嗅其艷,帝曰:‘不惟萱草忘憂,此花香艷,尤能醒酒。’”《花月痕》第四一回:“月滿清光容易缺,花開香豔總難長。”
(2).舊時指内容涉及閨閣而詞藻豔麗的詩文文風。《平山冷燕》第一回:“﹝天子﹞忽欣然拍案道:‘細細觀之,風流香艷,果是香奩佳句’。”《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九回:“這種香艷詞句,必要使他流入閨閣方好。”
(3).形容女子打扮得妖媚。《花月痕》第十二回:“ 同秀 見 碧桃 一身香艷,滿面春情,便如螞蟻見羶一般傾慕起來。” 曹禺 《日出》第二幕:“你真是個傑作,又香豔,又美麗,又浪漫,又肉感!” 巴金 《新生·五月二十七日》:“電影院門口挂着香豔肉感的廣告牌,擺着風流滑稽的面孔。”
見“ 香艷 ”。
“香豔”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綜合解析:
一、原義與文學引申
二、現代語義擴展
三、使用注意 該詞具有時代性,古代多用于褒義(如張谔詩“香豔王分帖”),現代則需注意場合,避免歧義。
香豔一詞具有形容詞的特點,常用來描述色彩鮮豔、美麗動人的事物,尤指女性容貌或服飾的妖娆典雅、令人陶醉的美麗。
香豔的拆分部首為“香”和“豔”,其中“香”的部首是“香字頭”,用了4畫,讀音xiāng;“豔”的部首是“色字旁”,用了豔畫,讀音yàn。
“香豔”一詞是由“香”和“豔”兩個意義相近的詞彙組成,表示美好的香味和美麗動人之意。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筆墨之中,常用來形容自然風景、花草鳥獸以及美麗的女子。
香豔在繁體中的寫法為「香豔」。
在古代,香豔的寫法多樣化。其中,“香”在篆書中寫作“香字頭”,在隸書中寫作“香字旁”等;“豔”在篆書中寫作“立日旁”或“豔字旁”,在隸書中寫作“豔字底”等。
1. 她一身紅衣,容貌香豔,引得衆人側目。
2. 這幅畫色彩香豔,給人一種令人陶醉的美好感覺。
1. 香氣:指散發出來的令人愉悅的氣味。
2. 豔麗:形容色彩鮮豔、美麗動人。
3. 芬芳:形容香氣撲鼻,美好怡人。
豔麗、鮮亮、絢麗、妖娆、動人
平凡、暗淡、樸素、平庸、普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