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道光帝的意思、道光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道光帝的解釋

道光帝(1782-1852) : 清代皇帝。即愛新覺羅·旻甯。廟號宣宗,年號道光。滿族。1820-1850年在位。統治期間,政治腐敗。1838年因外國大量輸入鴉片,引起財政危機,派林則徐赴廣州禁煙。鴉片戰争爆發後,他時戰時和,最後妥協求和,籤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後病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道光帝是清朝第八位皇帝,本名愛新覺羅·旻甯(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年號“道光”,廟號宣宗。他是清朝唯一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在位30年(1820-1850年),處于清王朝由盛轉衰的關鍵時期。

核心信息

  1. 早年與繼位

    • 生于乾隆四十七年,祖父乾隆帝和父親嘉慶帝對其寄予厚望。1820年嘉慶帝去世後,旻甯繼位,次年改元“道光”。
  2. 統治舉措

    • 對内改革:整頓吏治、推行漕糧海運、改革鹽政,但官僚腐敗積重難返,成效有限。
    • 平定叛亂:1826年平定新疆張格爾叛亂,穩定西北邊疆;鎮壓多地農民起義。
    • 禁煙與鴉片戰争:1839年支持林則徐虎門銷煙,銷毀鴉片237萬餘斤。1840年鴉片戰争爆發,清軍戰敗後被迫籤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開放五口通商,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
  3. 曆史評價

    • 勤政節儉,但缺乏應對變局的魄力。面對西方列強入侵時決策搖擺,最終妥協求和,加速了清朝的衰落。其統治被視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補充細節

若需更完整的事件年表或影響分析,可參考和中的詳細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道光帝》是指中國清朝時期的一位皇帝,他的真名是愛新覺羅·鐵弗洛。下面是關于《道光帝》這個詞的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道光帝》這個詞拆分為三個部分,《道》的部首是辶(辵),它的筆畫數是9;《光》的部首是兒,它的筆畫數是6;《帝》的部首是巾,它的筆畫數是9。 來源:《道光帝》是道光皇帝在位時使用的尊號,道光帝在位于1820年至1850年期間,是中國清朝的一位曆史人物。 繁體:《道光帝》這個詞的繁體字是《道光帝》本身,沒有其他的變體。 古時候漢字寫法:《道光帝》這個詞的寫法在古代并沒有太多差異,主要還是采用現代的書寫方式。 例句:《道光帝知道自己的責任重大,努力為國家和百姓做出更多貢獻。》 組詞:《道光帝》這個詞不常用于組詞,因為它是一個特定的尊號名稱。 近義詞:尊號中的名稱通常沒有近義詞,因為它們代表的是一個特定的曆史人物。 反義詞:尊號中的名稱通常沒有反義詞,因為它們代表的是一個特定的曆史人物。 希望以上信息能夠幫助你了解《道光帝》這個詞的意思及相關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