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隸役的意思、隸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隸役的解釋

(1).仆役;仆人。《後漢書·皇後紀上·和熹鄧皇後》:“雖宮人隸役,皆加恩借。”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打春》:“隸役舁芒神土牛,導以鼓樂,至府署前,陳於綵棚。”

(2).謂從事役事。 宋 洪邁 《夷堅甲志·祝大伯》:“或盛夏暴烈日中,冬覆冰上,皆不寒暑,而隸役如故。 桂氏 之人皆敬事之,呼為 祝仙人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隸役”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仆役或仆人
    指身份低微、被使喚的勞動者,常見于古代社會。例如《後漢書》記載“宮人隸役,皆加恩借”,描述宮廷中從事雜役的下人。

  2. 從事勞役的行為
    強調“服役”的動作,如宋代《夷堅甲志》提到“隸役如故”,指持續承擔勞役任務。


二、字義分解


三、文獻用例


四、使用提示

該詞現代使用較少,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後漢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隸役》的意思

《隸役》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以奴仆身份從事家庭或職業服務的人,受主人或雇主支配和控制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隸役》的拆分部首為隸(lì)和役(yì),隸的筆畫數為9畫,役的筆畫數為5畫。

來源

《隸役》最早出現于《周禮·春官宗伯·周官》:“民有隸役,首人皆書以告。”這裡的隸役指的是受隸屬關系的奴隸。後來,《隸役》逐漸成為一個通用詞,用來指代受任何形式支配和控制的人。

繁體

《隸役》的繁體字為隸役。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隸役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主要的變化是在字形上,如“役”字的形狀可能有所差異。

例句

1. 她是一個富豪家的隸役,每天要為主人服務。

2. 那些受主人欺壓的隸役終于起來反抗。

組詞

隸屬、隸書、隸書體、役使、役立

近義詞

奴隸、勞工、仆人、雇員

反義詞

主人、雇主、上級、解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