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記囚犯的名冊。《新唐書·柳宗元傳》:“假令萬一除刑部囚籍,復為士列,亦不堪當世用矣!”
“囚籍”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登記囚犯的名冊,主要用于記錄和管理被拘禁者的身份信息。以下是詳細解釋:
囚:
籍:
該詞可見于《新唐書·柳宗元傳》的記載:
“假令萬一除刑部囚籍,復為士列,亦不堪當世用矣!”
此處“囚籍”指刑部管理的囚犯名冊,反映柳宗元對自身遭遇的感慨。
如今“囚籍”一詞已不常見,主要出現在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研究中,用以描述古代司法制度中的囚犯管理制度。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司法術語,可參考《新唐書》或相關曆史檔案資料。
囚籍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包括“囚”和“籍”兩個字。下面将逐一介紹這兩個字的部首、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部首:囗(囗字旁)
筆畫:8
來源:囚字表示被困、被禁閉的意思,是由“囗”(意為圍住)和“人”(表示人)兩個字合并而成。
繁體:囚
古時候漢字寫法:囚(囗字下面加一撇)
例句:他因為犯罪被囚禁在監獄。
部首:⺮(竹字頭)
筆畫:20
來源:籍字最初的意思是竹筐,後來引申為記錄或簿冊。
繁體:籍
古時候漢字寫法:米(表示竹)+乙(表示彎曲)+十(表示一整套,引申為記錄或簿冊)
例句:他在學校的教務處查閱了自己的學籍。
囚徒、囚犯、戰囚
囚禁、關押、拘留
釋放、放出
囚籍是指被囚禁在監獄或其他類似處所的記錄,也可以表示被困于某種狀況之中。例如,一個人的學籍是指他在學校的記錄檔案,包括成績、考勤等信息。相關的組詞有囚徒、囚犯、戰囚等。
與囚籍近義的詞語有囚禁、關押、拘留等,它們都表示被限制行動自由或被禁閉起來。而反義詞則是釋放、放出等,表達被解放出來、被放出去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