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樠木的意思、樠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樠木的解釋

(1).木名。參見“ 樠 ”。

(2). 武陵山 的别名。在 湖北省 鐘祥縣 東。 唐 沉亞之 《祝樠木神文》:“ 樠木 之神,其司 郢 土之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樠木(mán mù)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古樹名,其釋義主要來源于古代字書及典籍記載。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工具書的詳細解釋:


一、字源與基本釋義

樠,從木從芒(或作“㒼”),本義指一種樹木名稱。

《說文解字·木部》載:“樠,木也。從木㒼聲。”

《漢語大詞典》釋為:“木名。其心似松。”


二、特征與用途

  1. 樹脂特性

    樠木以分泌樹脂著稱,古人稱其脂為“樠脂”。

    《莊子·人間世》有“以為門戶則液樠”之句,司馬彪注:“樠,謂脂出樠樠然也。” 意指木材含脂易滲出。

  2. 材質與香氣

    部分典籍記載樠木有香氣,屬香木類。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木部》提及:“樠木生南方,肌理細膩,可作器。”


三、典籍中的記載


四、現代考辨

植物學界對樠木的具體物種尚無定論,推測可能為樟科或松科樹木(如馬尾松)。因名稱罕用,現代漢語中多作為古語詞保留于文獻研究領域。


參考資料來源

  1. 許慎. 《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2. 羅竹風主編.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3. 郭慶藩. 《莊子集釋》(中華書局)
  4. 李時珍. 《本草綱目》(人民衛生出版社校注本)
  5. 袁珂. 《山海經校注》(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6. 屈大均. 《廣東新語》(中華書局點校本)
  7. 潘富俊. 《草木緣情: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植物世界》(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您提供的“樠木”一詞,目前可查的權威文獻和詞典中暫未收錄該詞條。不過,結合字形和發音相近的詞彙,可能存在以下可能性:

  1. 櫶木(xiǎn mù)
    即蚬木,屬于常綠喬木,木材堅硬耐用,常用于建築和造船。

  2. 棶木(lái mù)
    屬于山茱萸科梾木屬的落葉喬木或灌木,葉對生,果實為紫色核果,分布于溫帶地區。

  3. 梫木(qǐn mù)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子含劇毒,煎汁可作殺蟲劑,又稱“馬醉木”。

  4. 柫(fú)
    指脫粒農具“連枷”,與木材無關,但字形易混淆。

建議:

别人正在浏覽...

阿耳忒彌斯寶刀憊竭步檐寵敬簇簇新毳幕丹浦叨位踮踵丢溜動機匵護杜家中弟督眎風潑風邪撫控輵轇供認不諱工用官般桂月榖實海樯還世猴玃後開洄蕩回鹘渾深禍心猢狲王廐副棘榛駒掇康乾甍甍内像年幾攀送牽魚趫捷奇礓石曲阻榮齒侍立稅産涚酌櫯枋肽鍵貪侵特恩偷堕彎管僞廉穩密誤事險浮詳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