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偉績。 唐 韋瓘 《南陵縣大農陂記》:“ 大農 傑跡,功符天作,可以論古對能,豈有媿乎?”
“傑迹”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偉大的功績或顯著的成就”,通常用于描述曆史人物或重大事件留下的非凡貢獻。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由“傑”(傑出、卓越)和“迹”(事迹、痕迹)組成,字面可理解為“卓越的功業痕迹”,引申為曆史上具有典範意義的功績。
語境延伸
多用于書面語或曆史文獻,強調對後世産生的深遠影響,例如古代水利工程、政治改革等重大成就。
曆史文獻引用
最早見于唐代韋瓘的《南陵縣大農陂記》:“大農傑迹,功符天作”,意為大農陂(古代水利工程)的成就如同天造地設般宏偉。
現代應用
可形容個人或集體的卓越貢獻,例如:“敦煌莫高窟是古代藝術家的傑迹。”
若需更全面的古籍例句或現代用法分析,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或學術文獻。
傑迹(jié jì)是一個漢語詞彙,表示卓越的成就或者突出的事迹。
傑字的部首是木,筆畫數為7;迹字的部首是辶,筆畫數為8。
傑迹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這本古代史書中,用以贊揚傑出的人物或者突出的事迹。
傑迹的繁體形式為「傑蹟」。
在古代,傑字的寫法有時會将部首木寫成「⺣」,迹字則很少變化。
他在音樂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傑迹。
傑人、傑出、功迹、傳世之傑
成就、偉績、功績、業績
平庸、敗迹、失利、失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