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經分世界為四大部洲,北面的名 俱盧洲 。義譯為高勝。盧,也作“蘆”。 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二四:“ 俱盧洲 ,此雲上勝,亦雲勝生。舊經中作鬱單越,或言鬱但羅越,亦言鬱多羅、拘樓,皆梵音輕重也。”《西遊記》第一回:“感 盤古 開辟,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 東勝神洲 ,曰 西牛賀洲 ,曰 南贍部洲 ,曰 北俱蘆洲 。”
俱盧洲的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與來源
俱盧洲是佛教宇宙觀中“四大部洲”之一,位于北方,梵語音譯為“郁單越”(Uttarakuru),義譯為“高勝”或“勝生”。該概念最早見于佛經,後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如《西遊記》開篇提及的四大部洲中,北方即為此洲。
地理與形态特征
據佛經描述,俱盧洲地形為正方,自然環境優越,是四大洲中“最勝處”。其土地平坦豐饒,象征極樂與完美。
人文與壽命
此洲居民壽命長達千歲,且無夭折現象,生活無憂,體現了佛教對理想世界的構想。
名稱演變與音譯差異
不同佛經中名稱略有差異,如“郁單越”“鬱但羅越”等,均為梵語音譯的變體。漢字書寫中“盧”也作“蘆”。
文化影響
在漢傳佛教文獻(如玄應《一切經音義》)及文學作品中,俱盧洲常作為神聖地域的象征,反映古人對理想化世界的想象。
俱盧洲是佛教宇宙體系中的北方樂土,融合了宗教理想與古代地理觀念,其名稱、形态及人文特征均體現對“至高圓滿”的追求。
《俱盧洲》是一個詞語,指的是一個神秘而美好的地方。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烏托邦、幻想中的世界或者理想國家。這個詞往往被用來形容一個遙遠而神奇的地方,有着獨特的風景和文化,是人們向往、憧憬的境地。
《俱盧洲》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亻”、“卩”、“水”、“阝”。它一共有17個筆畫。
《俱盧洲》一詞來源于古代文獻中的記錄,最早出現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在漢字的繁體中,該詞的書寫形式為「俱盧洲」。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是經過演變和變體的,所以《俱盧洲》在古代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然而,由于古代文獻的記載有限,我們無法準确知道具體的古代寫法。
1. 他總是夢想着能夠去到《俱盧洲》,體驗那裡的神奇風景和文化。
2. 在她的小說中,她創造了一個《俱盧洲》的世界,吸引了無數讀者的想象。
1. 俱樂部(jù lè bù):指成員有相同愛好或共同工作的社交組織。
2. 洲際(zhōu jì):指兩個或多個大陸之間的事物。
1. 烏托邦:指理想的完美境地。
2. 理想國家:指人們心目中理想化的國家。
1. 現實世界:指真實存在的世界,與《俱盧洲》相對。
2. 現實生活:指人們日常生活中所面對的現實境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