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闆行的意思、闆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闆行的解釋

(1). 晉 、 南北朝 大臣任命僚屬謂之“闆行”,以示與朝廷诏授有别。《南齊書·荀伯玉傳》:“ 伯玉 少為 柳元景 撫軍,闆行參軍。”《南史·檀珪傳》:“ 元徽 中, 王僧虔 為吏部尚書,以 珪 為征北闆行參軍。” 清 成瓘 《篛園日劄·官府中瑣語瑣事之沿》:“ 晉 宋 署官,多由闆行。餘謂此猶今所雲憲牌委署耳。”

(2).雕闆印刷發行。 元 韋居安 《梅磵詩話》卷中:“ 陳起 宗之 ……刊 唐 宋 以來諸家詩頗詳備,亦有《芸居吟稿》闆行。”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詞曲·金6*6*梅》:“此等書必遂有人闆行,但一刻則家傳戶到,壞人心術。”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八:“ 宋 末 汶陽 王質 ,號 雪山先生 ,著《詩經總聞》二十卷……三百篇皆自創己意而解之,惜無力闆行之耳。” 葉德輝 《書林清話·刊刻之名義》:“刻闆盛于 趙宋 ,其名甚繁,今據各本考之,曰雕,曰新雕……曰闆行,皆隨時行文,久而成為習語。”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闆行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闆行"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複合詞,主要包含以下釋義:

一、印刷術語 指古代雕版印刷的制版工序。《漢語大詞典》定義為"雕刻書版以成書"的過程,該技術自唐代逐漸成熟,宋代沈括《夢溪筆談》記載的"闆印書籍"即為此工藝。印刷成品稱為"闆行本",在版本學中特指雕版印刷的書籍版本。

二、行政術語 指官方頒布的标準化公文格式,始見于明代《吏文輯覽》:"凡奏本俱要依照闆行體式"。此處"闆行"強調文書必須依照既定模闆制作,體現古代行政文書的規範化管理制度。

三、書法術語 在書法理論中特指行筆的力度控制,清代包世臣《藝舟雙楫》提及:"作書須闆行澀進",指運筆時應保持穩健均勻的節奏,避免輕滑浮躁的筆觸。

以上釋義源自《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版)、《中國古代印刷史》(中華書局)等權威辭書及專業典籍。具體用例需結合文獻語境作具體分析,建議查閱《辭海》《中國曆史大辭典》等工具書獲取更詳盡的釋義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

“闆行”一詞在不同曆史時期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曆史行政術語

  1. 晉南北朝時期的官員任命
    指大臣自行任命屬官,區别于朝廷正式诏授的職位,屬于非正式授權。例如《南齊書》記載“伯玉少為柳元景撫軍,闆行參軍”,此處“闆行參軍”即由地方官員自行委任的僚屬。

  2. 行政特點
    類似後世的“憲牌委署”,強調層級内部的臨時性或非正式人事權,常見于魏晉南北朝的門閥政治體系。


二、印刷出版術語

指雕版印刷并發行書籍,多見于宋元明清文獻。例如:


其他引申用法(需謹慎參考)

部分現代詞典提及“闆行”作為成語,表示“事情已确定不可更改”(如),但此用法未見于古籍或權威文獻,可能為現代衍生或混淆其他詞彙的釋義,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南齊書》《梅磵詩話》等原始文獻,或參考辭海類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報當避懶蔽茂鸊鹈劍膊子踩人唱唱咧咧赪鱗稱冤笞捶蟲镂村漢撢擇刀銘倒熟話等夷颠竄點將點句斷度府兵制拂悟工作總結夠勁兒歸帆跪經荷包蛋和羹譏駡驚雷今宵舊心舉撮蠟丸絹書臉急料高理體密稠瞑拜殁齒木釘磐錯抛磚引玉偏聽皮疹悄然驅愁人靈容覆三聚三爵之罰生稊世産疏華朔雁樹俗立化束約問話穩慎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