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貌望的意思、貌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貌望的解釋

猶外貌。 晉 葛洪 《抱樸子·清鑒》:“夫貌望豐偉者不必賢,而形器尪瘁者不必愚。” 晉 葛洪 《抱樸子·行品》:“士有貌望樸悴,容觀矬陋,聲氣雌弱,進止質澀,然而含英懷寶,經明行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貌望”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貌望”指外貌、外在形象,強調人的外表特征或整體樣貌。該詞由“貌”(相貌)和“望”(觀察、外觀)組合而成,常見于古代文獻。


二、文獻出處與用法

  1. 《抱樸子》中的例證
    晉代葛洪在《抱樸子·清鑒》中提到:“夫貌望豐偉者不必賢,而形器尪瘁者不必愚。”,說明外貌與内在品質未必一緻。
    另在《抱樸子·行品》中描述:“士有貌望樸悴,容觀矬陋……然而含英懷寶,經明行高。”,強調不可僅憑外貌判斷人的才能。

  2. 現代詞典釋義
    如《滬江線上詞典》等将其解釋為“猶外貌”,并标注讀音為mào wàng。


三、相關延伸


四、總結

“貌望”是古代對“外貌”的雅稱,常用于強調外在形象與内在品質的差異。若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文獻原文,可參考《抱樸子》相關章節或滬江線上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貌望的意思

《貌望》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指外表的美麗或者容貌的期望。

部首和筆畫

《貌望》的部首是身(shēn),它由9個筆畫組成。

詞源和繁體

《貌望》的詞源可以追溯至古代漢字“冃”(mào)和“望”(wàng)。繁體字為“貌望”。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相似意思的字也代表着“貌望”。例如,“冃”(mào)代表盔帽,它在古代代表了人們将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願望;“望”(wàng)則代表着期望、希望。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兩個字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現代的“貌望”。

例句

1. 她一直貌望擁有一副完美的容顔。

2. 我們對他的未來充滿了貌望。

組詞

臉貌、容貌、貌合神離、貌美、貌若天仙

近義詞

外表、相貌、容顔

反義詞

丑陋、不貌似、丑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