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青蜓的意思、青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青蜓的解釋

即蜻蜓。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中:“烏足之根為蠐螬,久竹生青蜓。”《太平廣記》卷四七三引 唐 李淳風 《感應經》:“ 司馬彪 《莊子》注,有童子埋青蜓之頭,不食而舞。曰此将為珠,人笑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青蜓是漢語中對蜻蜓的古稱或異體寫法,其釋義與“蜻蜓”一緻,指代一類常見的昆蟲。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青蜓即蜻蜓,屬昆蟲綱蜻蜓目,體細長,複眼發達,翅兩對膜質透明,常在水邊捕食蚊蟲等小飛蟲。該詞多見于古籍或方言,現代漢語通用“蜻蜓”為規範寫法 。

二、字形與讀音

三、文獻例證

  1. 古代典籍:

    《呂氏春秋·仲夏紀》載:“小暑至,螳螂生,鶡旦鳴,青蜓至”,此處“青蜓”即指蜻蜓 。

  2. 方言用例:

    清代郝懿行《爾雅義疏》提及:“今江東呼蜻蛉為青蜓”,反映地域性用詞習慣 。

四、現代使用規範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蜻蜓”為規範詞形,“青蜓”屬曆史變體,日常書寫及學術文獻中均推薦使用“蜻蜓” 。


參考資料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
  3. 《廣韻》(宋本)
  4. 《爾雅義疏》(郝懿行)
  5.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青蜓”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青蜓”即蜻蜓,指一種常見的昆蟲,具有細長身體和透明翅膀,常見于水邊或空中飛行。該詞拼音為qīng tíng,注音為ㄑㄧㄥ ㄊㄧㄥˊ。

二、引證與文獻

  1. 唐代文獻:
    唐代李肇在《唐國史補》中提到“久竹生青蜓”,表明“青蜓”一詞在唐代已用于描述蜻蜓。
  2. 《太平廣記》:
    引用司馬彪《莊子》注的典故,提到“童子埋青蜓之頭”,進一步佐證其古代用法。

三、擴展解釋

四、使用注意

“青蜓”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口語中更常用“蜻蜓”。若用于文學或比喻場景,需結合上下文明确其具體指向。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唐國史補》《太平廣記》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頒赉褓繦弁韓慘覈餐飲漕運司赤兔楚絕祠寺摧枯粗險打場兒打爛帳道傍苦李得功夫雕修跌失癈疾夫桡孤島海水聲道害盈虎刺回德慧觀家過老金籙鸠斂酒戰吉網羅鉗距絶開鑛看倌朗目麟殿樓松彌合曩賢嫩風撲手青冥姿窮巷陋室氣勢氣信驅疠容長塞子尚主生返順從説泛叔夜四皓四庫書遂人王羲之衛護無染仙妃小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