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枝葉如蓋,呈層疊狀的松樹。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汶水》:“千歲之松……又稱天陵,有偃蓋之松也,所謂樓松也。”
“樓松”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枝葉繁茂、層疊如樓閣狀的松樹。以下是詳細解釋:
形态特征
樓松的枝葉如傘蓋般層疊生長,形似樓閣,故得名。這一描述最早見于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汶水》:“千歲之松……又稱天陵,有偃蓋之松也,所謂樓松也。”。
文學意象
古代詩詞中常以“樓松”象征高潔、堅韌或滄桑感。例如:
與普通松樹的區别
普通松樹多為直立或斜展生長,而樓松強調枝葉的層疊形态,類似人工修剪的“塔狀松”,但更偏向自然形成的蒼勁姿态。
現代誤用注意
部分資料(如、7)提到“樓松”為某醫生姓名,此為現代人名,與詞語本義無關,需結合語境區分。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詩詞引用,可參考《水經注》及唐代至清代的詩文作品。
樓松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高大挺拔的松樹。
樓松的部首是木,總筆畫數是9。
樓松的字義和構詞方式都是由其部首木和聲音相符的“樓”構成。松樹高大挺拔,與樓房形狀相似,因此被稱為樓松。
樓松的繁體字為樓松。
在古時候,樓松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仍然是由部首木和相應的字形組成。
1. 這座樓前的樓松,已經生長了幾百年。
2. 酒店的庭院裡種植了幾棵樓松,增添了一種古樸的氛圍。
樓松可以與其他漢字組合成詞語,比如樓閣、樓台、松柏等。
樓松的近義詞可包括高松、巨松、大松等。
樓松的反義詞可以是小松、矮松、短松等,表示尺寸小的松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