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窮巷陋室”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qióng xiàng lòu shì,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指僻陋狹小的住處,形容生活貧困或環境簡陋。由“窮巷”(偏僻的小巷)和“陋室”(狹小破舊的房屋)組合而成,強調居住條件的艱苦。
出自漢代韓嬰的《韓詩外傳》卷五:
“雖隱居窮巷陋室,無置錐之地,而莊公不能與争名矣。”
意為:即使住在偏僻狹小的居所,沒有立足之地,也能因德行高尚而聞名。
該成語多用于文學或描述性語境,既體現物質條件的匮乏,也可引申為安貧樂道的精神境界。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相關典故,可參考《韓詩外傳》等文獻。
《窮巷陋室》形容環境貧困、生活簡陋的住所。它是一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人家境貧困,居住環境簡陋狹小。
窮:穴(xué)冖(mì)穴(xué)(5畫)
巷:巳(sì)己(jǐ)(4畫)
陋:阝(fù)→隹(zhuī)骨(gǔ)(8畫)
室:宀(mián)止(zhǐ)宀(mián)(9畫)
這個成語源自《老子·道德經》:“窮巷之室,智者居之”。在這句話中,“窮巷之室”形容了智者居住的地方簡陋,但表明了智慧的人并不因環境貧困而屈服。
穹巷陋室(繁體寫法)
窮:窮巷陋室(古漢字寫法)
他出身貧寒,在窮巷陋室裡度過了童年。
窮途末路、巷戰、陋習、室内
貧瘠之地、貧困家庭
富麗堂皇、豪華住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