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青蜓的意思、青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青蜓的解释

即蜻蜓。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乌足之根为蠐螬,久竹生青蜓。”《太平广记》卷四七三引 唐 李淳风 《感应经》:“ 司马彪 《庄子》注,有童子埋青蜓之头,不食而舞。曰此将为珠,人笑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青蜓是汉语中对蜻蜓的古称或异体写法,其释义与“蜻蜓”一致,指代一类常见的昆虫。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青蜓即蜻蜓,属昆虫纲蜻蜓目,体细长,复眼发达,翅两对膜质透明,常在水边捕食蚊虫等小飞虫。该词多见于古籍或方言,现代汉语通用“蜻蜓”为规范写法 。

二、字形与读音

三、文献例证

  1. 古代典籍:

    《吕氏春秋·仲夏纪》载:“小暑至,螳螂生,鶡旦鸣,青蜓至”,此处“青蜓”即指蜻蜓 。

  2. 方言用例:

    清代郝懿行《尔雅义疏》提及:“今江东呼蜻蛉为青蜓”,反映地域性用词习惯 。

四、现代使用规范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蜻蜓”为规范词形,“青蜓”属历史变体,日常书写及学术文献中均推荐使用“蜻蜓” 。


参考资料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
  3. 《广韵》(宋本)
  4. 《尔雅义疏》(郝懿行)
  5.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青蜓”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一、基本含义

“青蜓”即蜻蜓,指一种常见的昆虫,具有细长身体和透明翅膀,常见于水边或空中飞行。该词拼音为qīng tíng,注音为ㄑㄧㄥ ㄊㄧㄥˊ。

二、引证与文献

  1. 唐代文献:
    唐代李肇在《唐国史补》中提到“久竹生青蜓”,表明“青蜓”一词在唐代已用于描述蜻蜓。
  2. 《太平广记》:
    引用司马彪《庄子》注的典故,提到“童子埋青蜓之头”,进一步佐证其古代用法。

三、扩展解释

四、使用注意

“青蜓”属于古汉语词汇,现代口语中更常用“蜻蜓”。若用于文学或比喻场景,需结合上下文明确其具体指向。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唐国史补》《太平广记》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白桦白兔襃衮本文冰清水冷拆毁朝膳称觞举寿触摸纯谨掸软的礰点勘甸粟二协繁翰燔书坑儒奉答拊扪隔皮断货挂印姑妄听之何家红建业楗柱郊坰家墅羁魂荆棘列稷牛就第姱娥郎臣雷音理睬灵洞络縸幕墙平剧嶔冲起召劝赏羣属扫除机沙岸士品殊号邃义簌落坦涂铜靛亡戟得矛握拳透爪无軏象櫡獮猴桃现量纤碎险贼销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