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奇秘 ”。1.指奇書秘籍。 晉 葛洪 《抱樸子·遐覽》:“先生既窮觀《墳》《典》,又兼綜奇祕,不審道書凡有幾卷,願告篇目。”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四》:“ 吳會 、 金陵 擅名文獻,刻本至多……雖連楹麗棟,蒐其奇秘,百不二三。”
(2).謂作為珍品收藏。《新唐書·柳公權傳》:“其遷少師, 宣宗 召至禦座前,書帋三番,作真、行、草三體,奇祕,賜以器币。”
(3).希奇秘密。 潘飛聲 《題披秘石門》詩:“此來發奇祕,宇外高頡頏。”
見“ 奇祕 ”。
“奇秘”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解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用例或延伸含義,可參考詞典來源。
奇秘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豐富的意義和來源背景。在現代漢語中,奇秘一詞常用來形容非凡、神秘或異常的事物或現象。
奇秘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大”字的部首,右邊是“禾”字的部首。由于兩個部首的位置不同,所以需要分别填寫各自的筆畫數。其中,左邊的部首“大”字的筆畫數為3,而右邊的部首“禾”字的筆畫數為5。
在繁體中,奇秘的寫法稍有不同。奇用繁體字時,第一個部首由“大”字變為了“夊”,即左邊的部首變成了夊字。而秘的繁體字寫作“祕”,右邊的部首變成了“示”的形狀加上“巳”字。
以下是一些使用奇秘一詞的例句:
1. 這個古老的地下洞穴中充滿了奇秘的氣息。
2. 他揭開了那件古老寶盒中的奇秘。
3. 這個故事中蘊含着許多奇秘的象征意義。
組詞:奇珍、奇特、秘密、秘笈
近義詞:神秘、怪異、玄妙、奇異
反義詞:平凡、普通、顯而易見、明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