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地圓說的意思、地圓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地圓說的解釋

以大地為球形的學說。相傳為古 希臘 人 亞諾芝曼德 、 畢達哥拉斯 及 挨拉托色尼 所首創。至16世紀初, 葡萄牙 人 麥哲倫 繞地球一周,18世紀 英國 科學家 牛頓 以力學理論證明太陽系中各行星之形狀,此學說遂為世人所公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地圓說是地理學和天文學中的一個基本學說,指地球形狀近似于球體的理論。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漢語詞典釋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地圓說"指"認為地球是圓球形的學說" 。該學說推翻了古代"天圓地方"的傳統觀念,強調地球是一個近似球體的天體,是近代科學對地球形狀的準确描述。來源:《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二、曆史背景與科學意義

地圓說最早由古希臘學者提出(如畢達哥拉斯、亞裡士多德),後經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1519-1522)實證。其核心依據包括:

  1. 航海觀察:遠航船隻"先見桅杆後見船身";
  2. 月食現象:地球在月球表面的投影呈弧形;
  3. 星象變化:南北半球所見星空不同。來源:中國知網《自然科學史研究》

三、科學地位

現代科學通過衛星測繪證實地球為赤道略鼓、兩極稍扁的橢球體(扁率約1/298),但"地圓說"仍是對地球形狀最基礎且本質正确的描述,奠定了大地測量學、航天科學的基礎。來源:《中國大百科全書·天文卷》

權威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中國知網《自然科學史研究》. 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3.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地圓說”是認為地球為球形的理論,其含義與曆史發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1. 基本定義
    地圓說主張地球是一個球體,而非傳統認知中的平面。這一理論最初由古希臘學者如畢達哥拉斯、亞諾芝曼德等提出,後經亞裡士多德通過觀測月食、星座位置變化等方法科學驗證。

  2. 曆史發展與驗證

    • 古希臘起源:公元前6世紀,畢達哥拉斯首次提出地球概念;公元前3世紀,埃拉托色尼通過幾何學計算地球周長,進一步支持地圓說。
    • 科學證實:16世紀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提供了實踐證據,18世紀牛頓通過力學理論證明行星形狀,最終使地圓說成為共識。
  3. 在中國的傳播
    中國古代長期存在“天圓地方”觀念,地圓說直到近現代才普及,颠覆了“華夷世界觀”。此前,“中原居中”等概念與地球思維無關。

  4. 引申含義
    作為成語,“地圓說”被用來比喻事物的真實性與客觀性,強調不容置疑的特性。

地圓說不僅是科學史上的重要理論,也反映了人類認知從經驗到實證的演變。其傳播過程體現了不同文明對世界觀的突破與融合。

别人正在浏覽...

八賢變化萬端邊競碧蛆成幼春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大音希聲方奇犯阙伐樹幹進诰教孤傷黑出律黑水洋槐膠蟪蛄輝特火鈎疆臣監理員絜白階址盡隻繼踵極壯刊定刻棘辣豁豁狼牙棍棱聳缭轉驢脣馬觜明婳南北人烹石橋丁青渌雀兒腸肚人行道熔古鑄今三絕三香删着折易石坼書市酥油茶毯布踏語同役文曹下凡遐朗閑不容瞚香滲滲相屬蕭辰小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