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同等的名望和身價。 明 李東陽 《懷麓堂詩話》:“ 太白 天才絶出,真所謂‘秋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前代傳 子美 ‘桃花細逐楊花落’,手稿有改定字。而二公齊名并價,莫可軒輊。”
“齊名并價”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qí míng bìng jià”,其核心含義是指兩個或多個人或事物在名望、地位或價值上具有同等的分量,常用來形容難分高下的情況。
詞義解析
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出自明代李東陽的《懷麓堂詩話》:“前代傳子美‘桃花細逐楊花落’,手稿有改定字,而二公齊名并價,莫可軒轾。”這裡用于評價兩位文人的文學成就難分伯仲。
用法與場景
示例造句
李白與杜甫在唐詩史上齊名并價,前者以浪漫主義著稱,後者以現實主義見長。
該成語為中性詞,無明确褒貶傾向,使用時需結合具體語境。其近義詞可考慮“不相上下”“伯仲之間”,反義詞則如“天壤之别”。
《齊名并價》這個詞是指兩個或多個人或事物在某一方面具有相同的價值、地位或成就,被并列或并駕齊驅地評價或對待。
《齊名并價》的拆分為:齊(部首:齊,筆畫:12)名(部首:口,筆畫:6)并(部首:廣,筆畫:3)價(部首:人,筆畫:9)。
《齊名并價》這個成語出自中國古代文人劉勰的《文心雕龍》一書。在書中,劉勰用《齊名并價》來形容兩個不同的作家在才華、成就或聲望方面相當。
《齊名併價》是《齊名并價》在繁體字中的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齊名并價》可以寫作「齊名併價」。
1. 他們兩個在音樂界的地位可以說是《齊名并價》。
2. 這部影片吸引了國内外評論家的普遍好評,與國際大片《齊名并價》。
名聲齊盛、名垂青史、并駕齊驅、并列無争。
并列齊名、齊頭并進。
迥異價值、差距懸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