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落清閑的官署。 明 陳元素 《贈錦衣衛經曆白超宗》詩:“冷署久淹殊不惡,請看三載著書存。” 清 方文 《雨夜宿徐子九明府署中》詩:“荒城如古塞,冷署若秋山。”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八:“而身為州縣者,又往往急催科,緩撫字,瘠百姓,肥身家,案牘付之幕僚,耳目寄之胥吏,閲歷利弊,適濟奸貪,又不如京朝官之冷署浮沉,不緻殃民誤國也。”
“冷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冷署”指冷落清閑的官署,形容官僚機構中無人問津、事務稀少的部門。該詞由“冷”(冷清)和“署”(官署)組合而成,字面意義即“冷清的官衙”。
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曆史語境中,形容官場中不受重視的職位或部門,也可引申為現代職場中邊緣化的崗位或機構。
該詞既包含物理空間的冷清(如官衙人迹罕至),也暗含職位權力或事務的閑置狀态,帶有一定的自嘲或無奈意味。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背景,和中的具體詩文引用。
冷署是一個漢字詞語,形容一個人生活孤獨、冷淡而寂寞。例如,一個人在冷清的房間裡默默坐着,沒有朋友,沒有親人,感到孤獨和冷漠的心情就可以形容為冷署。
冷署的部首是冫(水),表示與水有關。冷署的總筆畫數為11畫。
冷署在《康熙字典》中未收錄,屬于近代詞語。冷署這個詞是由"冷"和"署"兩個字組成的。其中,"冷"表示寒冷、冷淡,"署"表示官署、職務。結合起來,就形容了一個人生活冷淡孤寂、沒有社交關系的狀态。
冷署的繁體字為 "冷署",沒有特别的繁體字形式。
冷署是近代詞語,因此在古代沒有特别的固定寫法。不同時期和地區的寫法可能有所差異。
1. 他漫長的流亡生涯使他陷入了冷署的狀态。
2. 在這個陌生的城市裡,他感到非常冷署,沒有任何可以傾訴的人。
冷署沒有常見的相關詞組。
冷署的近義詞包括:孤獨、冷漠、寂寞。
冷署的反義詞包括:熱鬧、熱情、社交。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