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且食蛤蜊的意思、且食蛤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且食蛤蜊的解釋

《南史·王融傳》:“﹝ 融 ﹞詣 王僧祐 ,因遇 沉昭略 ,未相識。 昭略 屢顧盼,謂主人曰:‘是何年少?’ 融 殊不平,謂曰:‘僕出於 扶桑 ,入於 湯谷 ,照耀天下,誰雲不知,而卿此問?’ 昭略 雲:‘不知許事,且食蛤蜊。’”後用以指姑置不問。 宋 虞俦 《雪睛後書懷》詩之二:“咄咄那庸如許事,尊前且食蛤蜊休。”《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公子聽得這話有些紮耳朵,便端起杯來又飲了一口,道:‘且食蛤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且食蛤蜊”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詞義解釋

該成語字面意為“暫且吃蛤蜊”,實際用來表示對某事暫時擱置、不予深究或讨論,帶有委婉回避的意味。

典故出處

出自《南史·王融傳》:王融與沈昭略相遇時,沈因不識對方身份而發問,王融不悅并自誇,沈昭略則以“不知許事,且食蛤蜊”回應,示意停止争論、先享用食物。

用法特點

補充說明

“蛤蜊”在青島方言中被稱為“嘎啦”,但此稱呼與成語本義無關,僅為地域語言差異。

該成語體現了漢語中通過具體事物表達抽象态度的特點,適合在需委婉表達“暫不理會”的場景中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且食蛤蜊

《且食蛤蜊》是一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讀作“qiě shí gé lì”。該成語的意思是“就是吃蛤蜊”。它表示在某種場合或特定情況下,隻要有食物供應,不管是什麼食物都願意接受。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且食蛤蜊》的拆分為:“且”字的部首是一,總筆畫為一;“食”字的部首是食,總筆畫為八;“蛤”字的部首是虍,總筆畫為十一;“蜊”字的部首是蟲,總筆畫為十三。

來源

《且食蛤蜊》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宋代歐陽修的《抱甕救星》故事。這個故事講述了歐陽修被流放到苦寒偏遠的地方,生活困苦,卻不向命運低頭,仍舊保持樂觀心态。當他被問到想吃什麼食物時,他回答道:“且食蛤蜊”。這句話表達了他的健康樂觀的生活态度。

繁體

《且食蛤蜊》的繁體寫法為“且食蛤蠣”。其中,“蠣”字的部首是虍,總筆畫為十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經曆了一些變化。《且食蛤蜊》中的字也有所不同。其中,“蛤”字的古代寫法為“蛤蜊合”,而“蜊”字的古代寫法為“立隹蟲”。這些古代寫法在現代漢字中已經不再使用。

例句

他不挑食,且食蛤蜊

組詞

且、食、蛤、蜊均可作為其他詞語的組成部分,如:且行且珍惜、食物、蛤蜊湯、蜊子。

近義詞

近義詞有“什麼都吃”、“不挑嘴”。

反義詞

反義詞有“嗜食”、“挑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