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切衇的意思、切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切衇的解釋

見“ 切脈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切衇”(qiè mài),也常寫作“切脈”,是中國傳統醫學(中醫)診斷疾病的核心方法之一,屬于“四診”(望、聞、問、切)中的“切診”。它指的是醫生用手指觸按患者的腕部桡動脈搏動處(寸口),通過感知脈搏的形态、頻率、節律、強弱、深淺等變化(即脈象),來推斷人體髒腑氣血的盛衰、疾病的部位、性質及預後的一種診斷技術。

詳細解釋:

  1. 字義與基本含義:

    • 切 (qiè): 本義為用刀分割,引申為貼近、接觸、按壓。在“切衇”中,指醫生用手指接觸并按壓患者的脈搏部位。
    • 衇 (mài): 古同“脈”,指血脈、脈搏。指人體内運行氣血的通道及其搏動。
    • 合義: “切衇”即用手指接觸、按壓并感知患者的脈搏信息。
  2. 操作部位與方法:

    • 主要部位在患者腕後高骨(桡骨莖突)内側的桡動脈搏動處,稱為“寸口”。寸口又分為“寸”、“關”、“尺”三部。
    • 醫生通常用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的指腹(指目)并排按在患者的寸、關、尺三部上。
    • 通過運用不同的指力(浮取、中取、沉取)和指法(如舉、按、尋、推等),仔細體會脈搏的各種特征。
  3. 診斷意義(脈象):

    • 切衇的核心在于辨識“脈象”。脈象是脈搏搏動所呈現的形象特征的總稱,是人體生理、病理信息在脈管上的反映。
    • 中醫理論中,脈象種類繁多,常見的有浮、沉、遲、數、虛、實、滑、澀、弦、緊、細、洪等數十種。
    • 不同的脈象對應着不同的生理狀态或病理變化。例如:
      • 浮脈: 輕按即得,重按稍減。主表證(外感病初期)。
      • 沉脈: 輕按不明顯,重按始得。主裡證(病位在髒腑)。
      • 遲脈: 脈搏緩慢(一息不足四至)。主寒證。
      • 數脈: 脈搏急促(一息五至以上)。主熱證。
      • 虛脈: 脈來無力,按之空虛。主虛證(氣血不足)。
      • 實脈: 脈來有力,按之充實。主實證(邪氣亢盛)。
    • 醫生通過綜合分析脈象的特征,結合望、聞、問三診獲得的信息,進行辨證論治。
  4. 曆史淵源與重要性:

    • 切衇的曆史極為悠久,最早的系統記載見于《黃帝内經》。漢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将脈診與辨證緊密結合,奠定了脈診在中醫臨床中的核心地位。晉代王叔《脈經》是第一部脈學專著,系統整理了24種脈象。
    • 作為中醫最具特色的診斷方法,切衇曆經數千年實踐檢驗,至今仍是中醫臨床不可或缺的基本功。它體現了中醫“司外揣内”、“見微知著”的整體觀念和診斷思維。

引用參考:

請注意: 提供的網絡鍊接僅為可能的權威信息來源示例,其有效性需用戶自行訪問确認。古籍和教材引用無法提供直接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切衇"是中醫術語,與"切脈"互通,指通過觸摸脈搏診斷病症的傳統方法。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讀音與結構

二、核心釋義

三、相關術語

注意事項:搜索結果均來自低權威性網頁,建議結合《中醫診斷學》等專業文獻進一步驗證。

别人正在浏覽...

百足之蟲﹐至斷不蹶北人别割閟隔逞怒沉睡赤狄踹營打恭點校調滑鳳采鸾章負曲富胎孤幼嗐聲歎氣捍格狠剛紅鹽黃缣恍如夢寐箕蔔節士街子亟縛屣機神久湮九轉還丹踽涼君門拉夫來章老狯料想靈耀靈長目麗則卵清淪陰猛勇閩川敏學内奰拍密巧任丘墟三檢十年磨一劍手號宿妝梼戭鐵鉢彤管通量婉慧烏拉爾山脈笑嫔錫飛西皞歆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