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切衇的意思、切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切衇的解释

见“ 切脉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切衇”(qiè mài),也常写作“切脉”,是中国传统医学(中医)诊断疾病的核心方法之一,属于“四诊”(望、闻、问、切)中的“切诊”。它指的是医生用手指触按患者的腕部桡动脉搏动处(寸口),通过感知脉搏的形态、频率、节律、强弱、深浅等变化(即脉象),来推断人体脏腑气血的盛衰、疾病的部位、性质及预后的一种诊断技术。

详细解释:

  1. 字义与基本含义:

    • 切 (qiè): 本义为用刀分割,引申为贴近、接触、按压。在“切衇”中,指医生用手指接触并按压患者的脉搏部位。
    • 衇 (mài): 古同“脉”,指血脉、脉搏。指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及其搏动。
    • 合义: “切衇”即用手指接触、按压并感知患者的脉搏信息。
  2. 操作部位与方法:

    • 主要部位在患者腕后高骨(桡骨茎突)内侧的桡动脉搏动处,称为“寸口”。寸口又分为“寸”、“关”、“尺”三部。
    • 医生通常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的指腹(指目)并排按在患者的寸、关、尺三部上。
    • 通过运用不同的指力(浮取、中取、沉取)和指法(如举、按、寻、推等),仔细体会脉搏的各种特征。
  3. 诊断意义(脉象):

    • 切衇的核心在于辨识“脉象”。脉象是脉搏搏动所呈现的形象特征的总称,是人体生理、病理信息在脉管上的反映。
    • 中医理论中,脉象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浮、沉、迟、数、虚、实、滑、涩、弦、紧、细、洪等数十种。
    • 不同的脉象对应着不同的生理状态或病理变化。例如:
      • 浮脉: 轻按即得,重按稍减。主表证(外感病初期)。
      • 沉脉: 轻按不明显,重按始得。主里证(病位在脏腑)。
      • 迟脉: 脉搏缓慢(一息不足四至)。主寒证。
      • 数脉: 脉搏急促(一息五至以上)。主热证。
      • 虚脉: 脉来无力,按之空虚。主虚证(气血不足)。
      • 实脉: 脉来有力,按之充实。主实证(邪气亢盛)。
    • 医生通过综合分析脉象的特征,结合望、闻、问三诊获得的信息,进行辨证论治。
  4. 历史渊源与重要性:

    • 切衇的历史极为悠久,最早的系统记载见于《黄帝内经》。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将脉诊与辨证紧密结合,奠定了脉诊在中医临床中的核心地位。晋代王叔《脉经》是第一部脉学专著,系统整理了24种脉象。
    • 作为中医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切衇历经数千年实践检验,至今仍是中医临床不可或缺的基本功。它体现了中医“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的整体观念和诊断思维。

引用参考:

请注意: 提供的网络链接仅为可能的权威信息来源示例,其有效性需用户自行访问确认。古籍和教材引用无法提供直接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切衇"是中医术语,与"切脉"互通,指通过触摸脉搏诊断病症的传统方法。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读音与结构

二、核心释义

三、相关术语

注意事项:搜索结果均来自低权威性网页,建议结合《中医诊断学》等专业文献进一步验证。

别人正在浏览...

百不失一柏油路乘策赤雀衔书触忌处决厨箑出世人得这地分帝禋渡过二蔡方厚氛旄讣电富轹万古宫亭菰饭简洁鞿靮棘庭卷脑拒冬款洽勑身乐局连鬓胡子良时美景利亮六义附庸蛮徼媢妬渑池眠花醉柳麪坯儿面油冥界蟠蛇千斤使清濆食货石郎神试水受禄衰落数数剃剪通赂吐论屠羊说危笃无情无义宪法详革衔艰晓白笑涡希罕夕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