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 閩 地的河川。 前蜀 韋莊 《洪州送西明寺省上人遊福建》詩:“遠自 稽 山遊 楚 澤,又從 廬 嶽去 閩 川。” 南唐 陳陶 《上建溪》詩:“雲樹杳冥通上界,峯巒迴合下 閩 川。”
“閩川”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地域指向性的詞彙,其含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析:
“閩川”指代閩地的河川,即現今福建省境内的河流。其中“閩”是福建省的簡稱,源于古代閩越族或閩江流域的稱呼;“川”則泛指河流或平原地帶。
在文學或曆史文獻中,“閩川”不僅指具體河流,還常被用來泛指福建地區的地理環境,涵蓋山川、平原等自然景觀。例如:
作為人名時,“閩川”結合了地理與文化的雙重含義:
該詞多用于古典詩詞或地名相關文本中,現代語境下則常見于姓名、文化研究或曆史考據領域。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或地理考據,可參考《全唐詩》中相關作品或福建省地方志文獻。
《閩川》是指福建和四川兩地。
閩:部首門,五筆編碼77214,總筆畫7
川:部首巛,五筆編碼35543,總筆畫3
《閩川》一詞源于我國古代對地域的劃分。它将位于東南沿海的福建與位于西南的四川劃分為兩個獨立的地域塊。
閩川的繁體字為「閩川」。
在古代,閩川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差異。例如,閩可能會寫作「閔」,川可能會寫作「巛」。
1. 他來自閩川兩地之一。
2. 他對閩川的曆史文化非常感興趣。
1. 閩粵(指福建和廣東)
2. 川滇(指四川和雲南)
兩地(指福建和四川)
其他地區(指除福建和四川以外的地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