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打恭的意思、打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打恭的解釋

彎下身子作揖。表示恭敬。《醒世恒言·張廷秀逃生救父》:“ 廷秀 走出門前,恰好太守下轎。兩下一路打恭,直至茶廳上坐下攀談。” 清 沉起鳳 《諧铎·況太守祠赝夢》:“予昨夜夢到此堂, 況太守 離席揖予上坐,且打恭屈膝,奉予若上司狀,予遜謝不敢。” 曹禺 《日出》第三幕:“﹝賣報的﹞規規矩矩地抽出一份報,放在書桌上,打手勢要錢,行外國禮,立正,打恭,口裡呀呀地叫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打恭(dǎ gōng)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動詞短語,其核心含義為彎腰行禮以示恭敬,屬于傳統禮儀動作的書面表達。以下從權威漢語工具書角度解析其詳細釋義與用法:


一、讀音與基本釋義


二、詞源與曆史演變

“打恭”由動詞“打”與形容詞“恭”複合而成,其中“打”表動作施行,“恭”點明行禮的核心目的(恭敬)。該詞在明代白話文獻中高頻出現,後逐漸被“打躬”替代。

例證:

《金瓶梅詞話》第五十回:“西門慶連忙打恭緻謝。”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打恭”詞條引明清小說用例。


三、與“打躬”的異同

現代漢語更常用“打躬”(如“打躬作揖”),二者為異形詞關系,語義完全相通。“打恭”屬早期寫法,因“恭”更直觀體現禮節内涵而被使用,後因語音演變及字形規範,逐漸統一為“打躬”。

來源:《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打躬”詞條注釋:“亦作‘打恭’”。


四、文化内涵與使用場景

打恭動作承載儒家“禮敬”思想,多用于以下情境:

  1. 卑者對尊者的正式行禮(如下屬見官員、晚輩見長輩);
  2. 表達深切謝意或歉意;
  3. 戲曲、說書等藝術形式中的程式化動作。

    來源: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00年,結合禮制闡釋相關禮儀動詞。


五、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屬曆史詞,現代漢語中僅存于仿古語境或特定成語(如“打躬作揖”)。日常交流推薦使用“鞠躬”“行禮”等現代詞彙。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标注“打恭”為“舊時用語”。


綜合權威參考: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2.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3.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
  4. 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
  5.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打恭”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讀音與注音

2.基本釋義

3.動作特點

4.文獻例證

5.同義詞與關聯詞

“打恭”是古代中國表示敬意的禮節動作,現代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中。如需更多例證,可參考《紅樓夢》《日出》等文學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白嚼蛆白跖比及草測侈袂侈卿穿小鞋出禦大丙打醋炭答帶逮賤打整疊變蝶意莺情頓刃方舸焚如輔宣剛條狗崽子掴混故薮好吃好喝和好和啰換工湖南絲弦記乘界程劫後灰讦谏傑客揭貼觔兜九井镌空妄實訣脈鸾篦綸組節束迷傷下蔡拏風躍雲啪嗒蟠桃飯萋迷肉痿色霁試茗水合物嘶喝蹚水咷嘑桃仁縧絲題紅外神窩膿包午香小微謝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