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彤管的意思、彤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彤管的解釋

[red-tube writing brush] 古代女史用以記事的杆身漆朱的筆

靜女其娈,贻我彤管。——《詩·邶風·靜女》

詳細解釋

(1).杆身漆朱的筆。古代女史記事用。《詩·邶風·靜女》:“靜女其孌,貽我彤管。” 毛 傳:“古者後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史不記過,其罪殺之。” 鄭玄 箋:“彤管,筆赤管也。” 陳奂 傳疏引 董仲舒 曰:“彤者,赤漆耳。”一說指樂器。見 高亨 《詩經今注》。一說指紅色管狀的初生植物。見 餘冠英 《詩經選譯》《後漢書·皇後紀序》:“女史彤管,記功書過。” 李賢 注:“彤管,赤管筆也。”

(2).指女子文墨之事。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九:“三閨秀時代相近,并有功是書。彤管清徽,一時鼎峙,韻矣哉!”

(3).指 漢 代尚書丞、尚書郎每月所賜的一雙赤管大筆。後用為在朝任官之典。《晉書·夏侯湛傳》:“入閶闔,躡丹墀,染彤管,吐洪煇,幹當世之務,觸人主之威,有效矣。” 明 何景明 《田子行》:“我持彤管雙鳳翎,浮沉帝傍近紫庭。”

(4).指畫筆。 明 唐寅 《題牡丹畫》詩:“穀雨花枝號鼠姑,戲拈彤管畫成圖。”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彤管”是一個源自《詩經》的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一、基本釋義

  1. 古代女史的記事筆
    指周代女史官用于記錄宮廷事務的紅色筆杆的筆,象征職責與禮儀。出自《詩經·邶風·靜女》:“靜女其娈,贻我彤管。”

  2. 紅色管狀物或植物
    部分學者認為“彤管”可能指紅色的小花(如初生的荑草),或紅色管狀物,象征愛情信物。


二、引申含義

  1. 女子文墨之事
    代指女性從事文學創作或書寫活動,如清代文獻中“彤管清徽”形容才女。

  2. 漢代官職象征
    漢代尚書丞、郎官每月獲賜赤管大筆,後引申為在朝為官的典故。

  3. 畫筆或樂器
    少數文獻中亦指畫筆或特定樂器,但此用法較少見。


三、學術争議

《詩經》中“彤管”的具體所指存在争議:


“彤管”的核心含義圍繞“紅色”與“管狀物”展開,既可指具體物件,亦可象征文學、官職等抽象概念。若需更深入探讨,可參考《詩經》注疏或漢代典章制度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彤管》的意思

《彤管》是指傳統樂器中的一種弓形管樂器,也被稱為彤琴。它是古代中國的一種古樂器,存在的時間相對較長,具有獨特的音色和演奏方式。

《彤管》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彤管》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彤”字,它是由一部分組成。根據筆畫來劃分,《彤管》一詞共有11個筆畫,其中“彤”字占6個筆畫,而“管”字占5個筆畫。

《彤管》的來源

《彤管》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樂器發展曆史。彤琴是中國古代樂器中的一種,由于它的音色悠揚,演奏特點獨特,因此得到了廣泛的喜愛。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開始将這種樂器稱之為《彤管》。

《彤管》的繁體

《彤管》的繁體字為「彤管」,是和簡體字相對應的一種寫法,多見于港澳地區或華人社區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彤管》的拆字可以有不同的寫法,例如「朙」字加上「竹」字的組合、「辰」字加上「竹」字的組合等。

《彤管》的例句

1. 她在演奏《彤管》時展現了出色的技巧和情感。 2. 每當聽到《彤管》的音樂,我總能感受到一種古老而莊重的氛圍。

組詞

組詞:彤琴、管樂、樂器、演奏、音色。

近義詞

近義詞:箫、笛子、樂器。

反義詞

反義詞:打擊樂器、弦樂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