踽涼的意思、踽涼的詳細解釋
踽涼的解釋
見“ 踽踽涼涼 ”。
詞語分解
- 踽的解釋 踽 ǔ 〔踽踽〕形容獨自走路孤零零的樣子,如“踽踽獨行”。 筆畫數:; 部首:足; 筆順編號:
- 涼的解釋 涼 á 溫度低:涼快。涼爽。涼意。涼氣。陰涼。涼絲絲。涼亭。荒涼。 喻灰心,失望:聽到這消息,我涼了半截。 中國西晉末年至北魏,各族統治者在西北地區建立的割據政權:五涼(前、後、南、北、西)。 冷熱
網絡擴展解釋
“踽涼”是一個形容孤獨、不合群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1.基本詞義
- 釋義:形容人孤寡不群、落落寡合的狀态,既可指性格孤僻,也可指行為上的獨行。常見形式為“踽踽涼涼”,如《孟子·盡心下》提到:“行何為踽踽涼涼?”()
- 拼音與結構:拼音為“jǔ liáng”,字形均為左右結構()。
2.文學與典籍出處
- 古代典籍:
- 出自《孟子·盡心下》,原指行為狷介、不隨波逐流,後延伸為孤寂之意()。
- 明代沈自徵《鞭歌妓》中描述:“岸上一人,衣衫褴褛,狀貌奇偉,踽踽涼涼,自言自語,煞是可怪”,強調人物獨行的形象()。
- 現代文學:如沙汀《困獸記》中“田疇踽踽涼涼從她面前走過”,表現角色孤獨的狀态()。
3.近義與關聯詞
- 相關成語包括“避涼附炎”“滿目凄涼”等,均含孤獨、冷清之意()。
- 網絡解釋中,該詞亦被歸納為“落落寡合貌”和“獨行貌”()。
4.使用語境
- 多用于書面或文學作品中,形容人物因性格或際遇導緻的孤獨狀态,如《三俠五義》中“秦鳳踽踽涼涼,凄凄慘慘”,兼具行為與情感的雙重描寫()。
“踽涼”既可描述外在的獨行行為,也可刻畫内在的孤寂心境,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演變,可參考《孟子》及相關文學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踽涼
踽涼是一個漢字詞語,拼音為jū liáng。它指的是孤獨、寂寞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踽涼的偏旁部首是⾏吉,總共包含12個筆畫。
來源:踽涼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的《秦風·無衣》篇。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在寒冷的天氣裡獨自徘徊的情景。這個詞逐漸被用來形容孤獨無助的感受。
繁體字:踽涼的繁體字是踽涼。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踽涼的寫法可能會有些差異。在《說文解字》中,踽涼的寫法為「詻涼」。
例句:
- 他獨自一人漫步在林間,感到一股深深的踽涼。
- 寒冬裡的夜晚,小村莊裡彌漫着一股孤寂的踽涼。
組詞:
踽步、踽踽獨行、涼風有信、孤獨、寂寞
近義詞:孤寂、落寞、孤單、寥寂
反義詞:熱鬧、繁華、歡樂、親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