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七寶五味粥的意思、七寶五味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七寶五味粥的解釋

舊俗農曆十二月八日,佛教寺院取香谷及果實等煮成粥,用以供佛并送與門徒。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十二月》:“諸大寺作浴佛會,并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亦省稱“ 七寶粥 ”。 清 吳存楷 《江鄉節物詩·臘八粥詩》小序:“臘八粥亦名七寶粥,本僧家齋供,今則居室者亦為之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七寶五味粥”是臘八節的傳統食品,又稱“臘八粥”“佛粥”“大家飯”等,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定義

指農曆臘月初八用多種食材熬制的粥,最初為佛教寺院在佛成道日以香谷、果實煮成,用于供佛及分贈信徒。宋代《東京夢華錄》記載其俗名為“七寶五味粥”,後演變為民間節慶食物。

二、名稱由來

三、曆史與文化

  1. 佛教起源:源于釋迦牟尼成道日,寺院以粥供佛,後傳入民間。
  2. 民間傳說:傳說有敗家夫妻因村民贈“雜合粥”而改過自新,粥被賦予“銘記教訓”的寓意。
  3. 養生習俗:食材多樣,兼具溫補功效,如桂圓、紅棗可養血安神,豆類、谷物能調脾胃。

四、食材組成

傳統配方包含五類食材,合稱“五味”:

  1. 谷物:大米、糯米、小米等(增加粘稠度);
  2. 豆類:紅豆、綠豆、芸豆等(豐富口感);
  3. 堅果:花生、核桃、松仁等(補充脂肪);
  4. 果幹:紅棗、桂圓、葡萄幹等(增添甜味);
  5. 藥食:蓮子、百合、枸杞等(滋補養生)。

五、文化意義

既是佛教齋供的延續,也象征豐收與團圓,蘊含“五味調和”的生活哲學。部分地區還會将粥贈予鄰裡,傳遞溫暖。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七寶五味粥》的意思

《七寶五味粥》是一個成語,意為豐盛多樣的粥。它常用來形容各種不同的味道、風格或元素集合在一起構成的事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七寶五味粥》由七、寶、五、味、和粥這五個漢字組成。

它們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為:

來源和繁體

《七寶五味粥》是中國的一種傳統飲食文化。

在繁體字中,其寫法為《七寶五味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中偶有将《七寶五味粥》中的漢字寫作其他形式的情況,但大體上與現代寫法相似。

例句

這道菜真是一道《七寶五味粥》,融合了東南亞、中東和地中海的風味。

組詞

七星寶劍、五味子、粥品

近義詞

百花齊放、繁榮多彩

反義詞

單調一緻、單一味道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