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誣訴 ”。
“誣愬”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誣愬”指毫無根據地指責、诋毀他人,或通過造謠中傷他人。該詞由“誣”和“愬”組成:
建議在具體使用時,結合上下文選擇發音及釋義,并注意其書面語色彩。
《誣愬》這個詞的部首是言(yán),總筆畫數為12。
《誣愬》的意思是以虛假的陳述或指控诋毀别人的名譽或信譽。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法律說法,指控、诋毀他人的行為被稱為“誣愬”。在現代漢語中,它常常指的是惡意中傷、散布謠言或虛假信息,對他人造成不實的指控或傷害。
《誣愬》的繁體字為「譖譼」。
古代的《誣愬》有多種寫法,其中一種常見的是「譖慂」。
1. 他被人誣愬說偷了公司的文件,但事實上他是無辜的。
2. 她因為不喜歡那個人,故意制造謠言對他進行誣愬。
1. 誣告:指以虛假的指控或陳述告發他人。
2. 誣陷:指用不實的說法或證據使人陷入冤屈或不良境地。
3. 誣蔑:指以虛假的言語抹黑诽謗他人。
1. 诽謗:指惡意中傷、損害别人名譽的言論或行為。
2. 中傷:指故意诋毀、毀謗他人的言語或行為。
3. 污蔑:指對他人進行無端指責、诽謗和中傷。
1. 贊揚:指對别人的行為或品質表示稱贊和贊美。
2. 贊美:指由内心産生的對人、物、事物等的好評和稱頌。
3. 表揚:指對别人的品德、工作等方面的優點給予公開的肯定和贊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