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索隱的意思、索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索隱的解釋

(1).探求隱微奧秘的道理。《易·繫辭上》:“探賾索隱,鈎深緻遠,以定天下之吉兇,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 孔穎達 疏:“索謂求索,隱謂隱藏。” 唐 蕭祜 《遊石堂觀》詩:“ 沉生 為政哀惸嫠,又能索隱探靈奇。” 宋 範仲淹 《乾為金賦》:“索隱而神道可極,取象而物形何遁。”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四》:“其上焉者,行本好奇,知足索隱。”

(2).對古籍的注釋考證。 唐 司馬貞 《<史記索隱>序》:“今止探求異聞,採摭典故,解其所未解,申其所未申者,釋文演注,又為述贊,凡三十卷,號曰《史記索隱》。” 郭沫若 《文藝論集·古書今譯的問題》:“整理 中國 的古書,如考證真僞,作有系統的研究,加新式标點,作群書索隱,都是必要的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索隱”一詞源自中國古代文化,其含義可從多個維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索隱”由“索”(尋找、探索)和“隱”(隱秘、深奧)組成,字面意為“探尋隱秘深奧的道理或事物”。它既指一種哲學思維方式,也用于文獻學領域,包含兩層核心含義:

  1. 探求隱微奧秘:如《周易·系辭上》所言“探赜索隱,鈎深緻遠”,強調通過深入探索揭示隱藏的規律或真理。
  2. 古籍注釋考證:指對古籍中的字詞、人物、事件等進行系統性注釋和索引編排,方便檢索。

二、哲學與文化内涵 “索隱”體現了中國古代哲學對“道”的追求,主張通過觀察現象挖掘本質,具有“格物緻知”的實踐精神。例如唐代詩人蕭祜在《遊石堂觀》中以“索隱探靈奇”表達對自然奧秘的探索。

三、文獻學與紅學應用 在學術研究中,“索隱”特指一種考證方法,尤其在紅學(《紅樓夢》研究)領域形成“索隱派”。該方法通過比附書中情節與曆史人物事件,推測文本隱喻,如蔡元培《〈石頭記〉索隱》即代表性著作。但需注意,過度牽強附會可能引發争議。

四、現代語境延伸 當代使用中,“索隱”偶爾帶有貶義,暗指對隱私的刺探,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索引方法或哲學溯源,可參考《周易》原文及權威文獻學論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索隱的意思

《索隱》(suǒ yǐn)是一個漢字詞語,有着尋找和探索的意思。它形容一個人在某種情況下需要進行深入調查或研究,以找到答案或真相。

拆分部首和筆畫

《索隱》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其中,“索”字的主要部首是“缶”(fǒu),共有10劃。而“隱”字的主要部首是“阝”(fù),共有11劃。

來源和繁體

《索隱》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易經》中的一句話:“君子以自強不息,以立志不已,索隱其心。”在這裡,“索隱”被用來描述追求真理和智慧的過程。

在繁體字中,索隱可以寫作“索隱”,其中的“隱”使用了更多的筆劃。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索隱的字寫作“索訣”。雖然意義相同,字形略有不同。這種寫法同樣表示尋找答案和探索真相的過程。

例句

1. 這個謎團需要我進行深入的索隱才能解開。

2. 學術研究中常常需要進行索隱,以發現新的知識。

組詞

搜尋、尋找、查找、調查、探索

近義詞

搜尋、尋找、查找、探求

反義詞

公開、揭示、顯露、展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