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沒有救兵。《漢書·李陵傳》:“上悔 陵 無救……乃遣使勞賜 陵 餘軍得脫者。”《後漢書·王霸傳》:“今閉營固守,示不相援,賊必乘勝輕進;捕虜無救,其戰自倍。”
(2).不加補救。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楚莊王》:“時難而治簡,行枉而無救,是其所以窮也。” 晉 葛洪 《抱樸子·塞難》:“而無救於不解,果當從連環之義乎!”
(3).無所救助。《列子·仲尼》:“吾始知詩書禮樂,無救於治亂,而未知所以革之之方,此樂天知命者之所憂。”
“無救”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解釋:
沒有救兵
指在困境中缺乏外援或支援力量。例如《漢書·李陵傳》記載“上悔陵無救”,描述李陵軍隊因無援兵而陷入絕境。
不加補救
表示對問題或錯誤未采取修正措施。如董仲舒《春秋繁露》提到“行枉而無救”,強調放任錯誤不糾正的後果。
無所救助
指完全失去被幫助的可能性,常用于形容絕望狀态。例如《列子·仲尼》中“無救于治亂”,表達對局勢無法挽救的無奈。
例句參考:
該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現代口語中更常用近義詞“無可救藥”(指無法挽救)。如需查看古籍原文或更多例句,可參考标注的文獻來源。
《無救》是一個成語,指沒有希望、無法挽救的意思。它形容情況嚴重或人無法改變的局面。
《無救》這個成語由兩個部分組成:無和救。其中,無是一個部首,表示是否;救是另一個部首,表示幫助、拯救。整個成語總共有9個筆畫。
《無救》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獻和典故中。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種無法改變的困境或無法救助的情況。
《無救》的繁體寫法為「無救」。
在古時候,成語《無救》可以采用不同的漢字寫法,如「毋救」或「無援」等。不同的寫法有時會對應不同的含義和用法。
1. 他已經迷失在犯罪的道路上,無救可希了。
2. 我們已經盡了最大努力,可結果卻無救可言。
無助、無望、無奈、無可奈何
無藥可救、不可挽回、無可回天
可救、可挽回、有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