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末列的意思、末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末列的解釋

猶下位。多用作謙詞。 三國 魏 曹丕 《答司馬懿等再陳符命令》:“夫石可破而不可奪堅,丹可磨而不可奪赤。丹石微物,尚寶斯質,況吾託士人之末列,曾受教于君子哉?” 三國 魏 曹植 《叙愁賦》:“委微軀於帝室,充末列於椒房。” 晉 潘尼 《釋奠頌》序:“ 尼 昔忝禮官,嘗聞俎豆,今廁末列,親覩盛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末列"在現代漢語中主要有兩層含義,其釋義及來源如下:


一、字面本義:排列中的末尾位置

指在序列、行列或等級中處于最後的位置。

權威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917頁收錄該詞,釋義為:“行列的末尾”。

示例:在獲獎名單中,他的名字排在末列。


二、引申義:地位卑微或次要角色

古代多用于形容官職、身份低微,現代延伸指處于邊緣或不受重視的地位。

權威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第4卷第1013頁指出:“末列”可指“卑末的職位”,如《後漢書·張衡傳》載“曷敢比于末列”,謙稱己身官職低微。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1052頁引《漢書·東方朔傳》“官不過侍郎,位不過執戟,意在末列”,強調職位低下。

三、使用注意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3. 《古代漢語詞典》編寫組. 《古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 2014.

網絡擴展解釋

“末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末列”由“末”(末尾)和“列”(排列)組成,字面指排在末尾的位置,常引申為謙稱自己處于下位。

二、詳細解析

  1. 謙辭用法
    古代文人常用“末列”自謙身份低微。例如:

    • 曹丕在《答司馬懿等再陳符命令》中寫道:“況吾托士人之末列,曾受教于君子哉?”;
    • 曹植《叙愁賦》提到“充末列於椒房”,均以“末列”表達謙遜态度。
  2. 語境延伸
    該詞也可用于描述事物或人在序列中的末端位置,如晉代潘尼《釋奠頌》序中“今廁末列”即指身處末席。

三、常見誤讀

需注意“末列”與“列強”無關。中“十九世紀末列強”的“列”實為“列國”,屬不同語義範疇。

四、總結

“末列”是典型的謙辭,強調自身地位或序列的末尾性,多見于古代文獻。現代使用較少,但理解其含義有助于閱讀古文。更多例句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白屋寒門變機鼈泠兵不汙刃不識起倒讒貳鬯礙禅更搭幫對月噁嗪分钗劈鳳釜鍋給奬更動隔靴爬癢河塹黃素書涽涽降身檢卷介言金纏臂金女近易酒蠁羁制枯苗了道林表呂祖師摩按鲵鲐破陋钤幹青年近衛軍跂行棄義倍信取回趨吉避兇日天子沙迳生返世路十年窗下無人問獸補朔方殊心私負算發天府之國問接溫情霧光誣己詳玩灦煥鮮緑宵衣旰食諧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