逋畝的意思、逋畝的詳細解釋
逋畝的解釋
謂荒廢耕種。《後漢書·劉陶傳》:“夫生養之道,先食後貨。是以先王觀象育物,敬授民時,使男不逋畝,女不下機。”
詞語分解
- 逋的解釋 逋 ū 逃亡:逋逃。逋遷。逋蕩。 拖欠:逋負。逋租。逋債。 拖延:逋留(逗留)。 筆畫數:; 部首:辶; 筆順編號:
- 畝的解釋 畝 (畝) ǔ 中國市制土地面積單位,一畝等于六十平方丈。十五畝等于一公畝。 田中高處,壟:“居于畎畝之中”。 筆畫數:; 部首:亠;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逋畝”是一個相對生僻的古典漢語詞彙,其含義需從構成該詞的兩個字的本義及古文獻用例來理解。以下是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進行的詳細解釋:
一、 “逋” 的基本含義
- 本義:逃亡,逃跑。 如《說文解字》釋:“逋,亡也。” 指逃離、躲避。
- 引申義:
- 拖欠,拖延: 如“逋租”(拖欠租稅)、“逋債”(欠債)。
- 散落,逃亡在外: 如“逋逃”(逃亡的罪人或流亡者)。
- (鳥獸)驚走: 如《文選·張衡<西京賦>》:“驚蛩蛩,憚蛟蛇,然後釣鲂鱧,縭鰋魦,摭紫貝,搏耆龜,搤水豹,馽潛牛,澤虞是濫,何有春秋?擿漻澥,搜川渎,布九罭,設罜䍡,摷昆鲕,殄水族,蘧藕拔,蜃蛤剝。逞欲畋斁,效獲麑麌,摎蓼浶浪,乾池滌薮。上無逸飛,下無遺走。攫胎拾卵,蚳蝝盡取。取樂今日,遑恤我後!” 李善注引薛綜曰:“逋,走也。”
二、 “畝” 的基本含義
- 本義:田壟,田埂。 指田中高處像壟一樣的分界。《說文解字》釋:“畝,六尺為步,步百為畝。秦田二百四十步為畝。” 這是作為土地面積單位的基礎。
- 引申義:
- 農田,田地: 這是最常用的引申義,泛指耕種的土地。如《詩經·豳風·七月》:“同我婦子,馌彼南畝。”
- 土地面積單位: 曆代具體大小有變化。
三、 “逋畝” 的合成義
将“逋”與“畝”組合,“逋畝”一詞的核心含義指向“荒廢的、未耕種的田地” 或“逃亡者留下的、無人耕種的田地”。
- 字面理解: “逋”含有逃離、廢棄之意,“畝”指田地。合起來即指因主人逃亡、躲避(如戰亂、賦役)或因其他原因而被抛荒、無人耕種的田地。
- 文獻佐證: 該詞在古籍中用例極少,其含義主要依據構詞法推導,并符合古漢語詞彙組合規律及古代社會背景(如戰亂導緻田地荒蕪)。在極少數文獻中,“逋畝”可能指“(鳥獸)從田畝中驚走”,但此義更為罕見。
“逋畝”意指荒廢的田地 或逃亡者遺棄的田地。其核心在于強調田地因人的離去(逃亡)或管理缺失而處于無人耕種、荒蕪的狀态。該詞屬于古語詞,在現代漢語中已基本不再使用。
參考資料來源:
- 《說文解字》 (許慎 著) - 解釋“逋”、“畝”本義。
- 《文選》 (蕭統 編) 及李善注 - 提供“逋”作“走”義的文獻用例及注解。
- 《詩經》 - 提供“畝”作“田地”義的經典文獻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
“逋畝”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詞義
-
核心含義
指因逃避賦稅或管理不善而荒廢的田地,也可泛指未耕種的土地。
-
詞源背景
源自《周禮》中的“逋租”概念,原指未繳納租稅的田地,後延伸出“荒廢耕種”的抽象含義。
二、擴展内涵
- 社會隱喻
古代文獻中常以此詞暗喻社會治理問題,如《後漢書》記載:“男不逋畝,女不下機”,強調農業生産的重要性。
- 文學意象
在詩詞中多用于象征荒蕪、失落或資源浪費,如描述戰亂後“逋畝連阡陌”的凄涼景象。
三、字義分解
| 單字 | 讀音 | 釋義 |
|------|------|------|
| 逋 | bū | 逃亡/拖欠(如逋逃、逋債) |
| 畝 | mǔ | 土地面積單位(十五畝=一公畝) |
注意:由于相關網頁權威性較低,建議需要學術引用時,可進一步查閱《漢語大詞典》《周禮注疏》等權威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傍文程式動作道鹹島子踮踵頓綱振紀恩覆鳳絲膏肪高能燃料宮車出供膳光陰荏苒蝦蟆窯橫豪核資鴻鹄之志紅顔薄命魂飛膽落薦奠剪覆稽程忌妬金阊亭矜人琅璁鍊環鹿園賣鬻每度腦瓜歐姆定律契勘親子全家區隅弱不禁風散滅颯灑僧統上種閃朒少正盛傳石祖收魂守缺抱殘澍霖死結頌子損瘦鐵繩推诿文楸五倍子吳宮五圖相隨小不點峽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