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少正的意思、少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少正的解釋

古官名。 西周 始置。為六卿之長“正”的副職。《書·酒诰》:“厥告毖庶邦庶士,越少正禦事,朝夕曰祀茲酒。” 孫星衍 疏:“少正者,正人之副。”《左傳·襄公二十二年》:“夏, 晉 人徵朝於 鄭 , 鄭 人使少正 公孫僑 對。” 杜預 注:“少正, 鄭 卿官也。” 宋 鄧名世 《古今姓氏書辯證》卷三三:“ 周 制六官之長曰正,則其貳謂之少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少正"是一個具有特定曆史内涵的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古代官職名稱

"少正"是西周至春秋時期設立的官職,位列"六卿"之一,屬于副職長官。其中"少"指副職(如"少師""少傅"),"正"指長官(如"大正")。該官職主管刑法獄訟,地位僅次于"大正"(即司寇),相當于後世的刑部侍郎。此釋義源自《周禮·秋官》的職官體系記載,并見于《左傳》《孔子家語》等典籍。

二、字義溯源與構詞解析

  1. "少":此處取"副貳、次一級"之義(《說文解字》:"少,不多也",引申為副職)。
  2. "正":指主管、長官(《尚書》:"官正",孔傳:"正,長也")。

    二字組合體現古代職官制度中"正副職"的層級結構,類似構詞如"少師""少保"。

三、曆史典故與語義延伸

因魯國大夫"少正卯"被孔子誅殺一事(見《荀子·宥坐》《史記·孔子世家》),"少正"在後世文獻中偶被借指異端學說代表者。但此用法屬引申義,非本義。需注意該事件的曆史真實性存在學術争議。

四、現代詞典釋義要點

權威辭書均以官職定義為第一義項:


參考來源依據:

  1. 《周禮·秋官司寇》(中華書局點校本)載職官體系,明确"大司寇"與屬官層級。
  2.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少正"詞條釋義及書證。
  3. 《左傳·襄公二十二年》:"夏,晉人徵朝于鄭,鄭人使少正公孫僑對",杜預注:"少正,卿官"。
  4. 《荀子·宥坐》及《史記·孔子世家》關于少正卯的記載。
  5. 王肅《孔子家語·始誅》對少正卯"五惡"的論述(需注意文獻真僞考辨)。

網絡擴展解釋

“少正”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官職名稱,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少正(拼音:shǎo zhèng)是西周時期設立的官職,屬于“正”的副職,位列六卿之長(即高級官員)的輔佐職位。例如《左傳》中提到鄭國曾派遣“少正公孫僑”應對晉國的召見,說明其地位相當于卿官。

二、曆史背景

  1. 起源:西周始置,主要職責是輔助“正”處理政務,屬于中央行政體系的重要組成。
  2. 職能:作為副職,少正需協助管理國家事務,尤其在祭祀、外交等場合承擔具體職責(如《尚書·酒诰》中記載其參與酒禮的監督)。

三、文獻記載

四、其他解釋

部分現代資料将“少正”作為人名使用,寓意為“年少正直”,但此用法與曆史官職無直接關聯,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

五、總結

“少正”的核心含義是西周至春秋時期的高級副職官名,常見于《尚書》《左傳》等典籍。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在不同諸侯國的具體職能,可參考《古今姓氏書辯證》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報仇雪恥本朝餅铛屏棄避災簸動博而不精布幔谄嫉出笏戴盆望天頂觸鍛模輀輪反閉阜財謡浮厲蚝殼窗黃篛迦蘭陀解探基網楷篆空名堂牒口白雷壇良心梨圈溜淌柳葉吊梢眉鳴鼓而攻之逆戰疋拜頻服平底足淺恩錢湖前仰後合清彜擾擾膠膠熱能仁鳥日晚商胡赦放盛事深溪唐唐條晰統計員投産王貢尉勞圍隨唯心史觀顯善獻行鮮虞賢質笑傲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