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官名。 西周 始置。為六卿之長“正”的副職。《書·酒诰》:“厥告毖庶邦庶士,越少正禦事,朝夕曰祀茲酒。” 孫星衍 疏:“少正者,正人之副。”《左傳·襄公二十二年》:“夏, 晉 人徵朝於 鄭 , 鄭 人使少正 公孫僑 對。” 杜預 注:“少正, 鄭 卿官也。” 宋 鄧名世 《古今姓氏書辯證》卷三三:“ 周 制六官之長曰正,則其貳謂之少正。”
“少正”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官職名稱,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詳細解析:
少正(拼音:shǎo zhèng)是西周時期設立的官職,屬于“正”的副職,位列六卿之長(即高級官員)的輔佐職位。例如《左傳》中提到鄭國曾派遣“少正公孫僑”應對晉國的召見,說明其地位相當于卿官。
部分現代資料将“少正”作為人名使用,寓意為“年少正直”,但此用法與曆史官職無直接關聯,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
“少正”的核心含義是西周至春秋時期的高級副職官名,常見于《尚書》《左傳》等典籍。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在不同諸侯國的具體職能,可參考《古今姓氏書辯證》等文獻。
《少正》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年齡較小的正直人。
《少正》的部首是少字旁,由一橫和兩個豎構成。它共有5畫。
《少正》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它由少字旁和正組成。少字旁表示年輕,正指的是正直。少正的意思即為年齡較小的正直人。
繁體字中,少正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是,關于《少正》這個詞的古代寫法,在現有資料中并未找到相關記錄。
1. 他雖然年紀小,卻是一個少正之人。
2. 她是一個少正,常常坦率直言,不畏權勢。
少正之心、正直、正直無私、少正尚勇。
正直、廉潔、清廉、公正。
邪惡、不義、不公、不正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