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圖的意思、五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圖的解釋

指《五嶽真形圖》。《文選·鮑照〈升天行〉》:“五圖發金記,九籥隱丹經。” 李善 注引《抱樸子》:“餘聞 鄭君 言:‘道書之重,莫尚於《三皇文》、《五嶽真形圖》也。’”一說為五種采芝法。 劉良 注:“采芝法有五,故雲五圖。出《太清金匱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五圖”的詞義解釋,綜合不同來源信息分析如下:

一、核心釋義

指《五嶽真形圖》,是道教經典文獻中記載的五嶽山形圖譜,屬于古代重要的道教圖文典籍。此解釋源于《文選·鮑照〈升天行〉》的詩句“五圖發金記,九籥隱丹經”,并得到李善注引《抱樸子》的佐證,稱其為與《三皇文》并列的重要道書。

二、釋義分歧

  1. 采芝法說
    劉良在《太清金匱記》的注釋中提出另一種解釋,認為“五圖”指五種采集靈芝仙草的方法,但此說法傳播範圍較窄。

  2. 地理名稱說
    低權威性資料提到“五圖”作為現代地名(如山東五圖鎮、蔡集鎮古稱),但缺乏文史佐證。

三、文化背景

《五嶽真形圖》在道教體系中具有特殊地位,既包含山嶽地形标識,也被視為護身符或修煉指引。據《抱樸子》記載,其重要性僅次于《三皇文》,是修道者研習的重要典籍。

建議結合《鮑照詩集》《抱樸子》等原著進一步考證詞義演變。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五圖

《五圖》是一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拆分部首為“二”和“目”,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

《五圖》最初出自《周易》中的《系辭傳》:“初九曰‘複自道,何其咎?’‘五圖’,維‘圖’也。”意為思考複雜的問題時,需要憑借五種不同的視角來觀察問題,以便得出正确的答案。

繁體

繁體字“五圖”與簡體字相似,隻是在“圖”字的“目”部下方加了一個“土”字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法中,字形與現代稍有不同。五的字形是一個象形字,表示五個物件排列在一起。圖的字形是一個指事字,表示目光注視、視察。

例句

1. 在解決問題時,我們要從不同的角度考慮,用五圖去思考。

2. 做任何決策都要對問題的各個方面有充分的了解和全面的考慮,這就是運用五圖的原則。

組詞

五層、五彩、五光十色、五星、五馬分屍、五湖四海等。

近義詞

五角、五視、五狀。

反義詞

一足、一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