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阊亭的意思、金阊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阊亭的解釋

亭名。舊址在今 江蘇省 蘇州市 阊門 内。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 賀司空 入 洛 赴命,為太孫舍人。經 吳 閶門 ,在船中彈琴。 張季鷹 本不相識,先在 金閶亭 ,聞絃甚清,下船就 賀 ,因共語。” 陳去病 《疾起還吳有感》詩:“ 金閶亭 下寄儂家,俠客高人墓已賒。”亦作“ 金昌亭 ”。《宋書·徐羨之傳》:“ 羨之 不許。遣使殺 義真 於 新安 ,殺帝於 吳縣 。時為帝築宮未成,權居 金昌亭 ,帝突走出 昌門 ,追者以門關擊之倒地。” 唐 陸龜蒙 《祭梁鴻墓文》序:“ 梁伯鸞 墓在 吳 西門 金昌亭 下幾一裡,餘過之,作文而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金阊亭是蘇州曆史上的一處重要古迹,其含義與曆史背景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析:

一、名稱由來與起源

金阊亭的建造與漢代朱買臣相關。據記載,朱買臣被漢武帝任命為會稽太守後返回蘇州,因未穿官服被群吏輕視,後出示印绶表明身份。群吏為謝罪,在阊門附近集資建亭,初名“金傷亭”,後因地近阊門而諧音為“金阊亭”。

二、地理位置變遷

  1. 早期位置:最初建于阊門内,具體地點可能與朱買臣事件發生地相關。
  2. 後期遷移:南朝宋以後,唐代方志記載其可能遷至阊門外,或因戰亂損毀後重建位置變動。

三、重大曆史事件

該亭因南朝宋少帝被殺事件聞名。公元423年,宋少帝被廢後幽禁于吳郡,次年在金阊亭遭輔政大臣派遣的刺客擊殺,成為曆史重要節點。

四、文化意義

  1. 文學記載:見于《世說新語·任誕》,記錄張翰與賀循因琴聲結緣的故事,體現魏晉名士風雅。
  2. 地名影響:蘇州别稱“金阊”即源于此亭,成為古城文化符號之一。

五、曆史沿革與現狀

該亭曆經漢、南朝、唐等朝代,多次毀建,最終因宋元戰亂徹底消失,但相關典故仍存于方志與文學作品中。


注:以上信息綜合蘇州市地方志等權威來源,完整記載可參考《蘇州市志》或相關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金阊亭》的意思

《金阊亭》是指蘇州的著名景點,一座古老的建築,位于蘇州市姑蘇區平江路出得岘巷11號。這座建築建于明代,是蘇州城内最早的戲樓之一,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豐富的曆史文化内涵而聞名。

拆分部首和筆畫

《金阊亭》的拆分部首為金(金字旁)、阊(門字旁)、亭(亠字旁)。筆畫數為金(8畫)、阊(8畫)、亭(9畫)。

來源和繁體

《金阊亭》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明代,意為“金色的阊門亭子”。阊門是古代城門的一種形式,而這座亭子座落在阊門之旁,因而得名。在繁體字中,金阊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金阊亭的“金”字有時會寫成“釒”,而“阊”字有時會寫成“閶”。這些變體寫法在現代已經較少使用。

例句

1. 蘇州的金阊亭是一座古老而美麗的建築。

2. 我們在金阊亭欣賞了一場精彩的戲劇表演。

組詞

金阊亭。

近義詞

阊門亭。

反義詞

銀阊亭。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