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稽程的意思、稽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稽程的解釋

(1).延誤行程。 南朝 梁簡文帝 《隴西行》之三:“迴山時阻路,絶水亟稽程。”

(2).延誤期限。《宋史·刑法志一》:“決獄違限,準官書稽程律論,踰四十日則奏裁。”

(3).查考程式。 唐 孫樵 《乞巧對》:“轄字束句,稽程合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稽程,漢語複合詞,由“稽”與“程”二字構成。《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釋義為“延誤行程或期限”。其核心含義包含兩層:

  1. 稽核期限:原指核查公務流程中的時限,《禮記·月令》載“毋失經紀,以初為常”可佐證其早期與制度約束相關(《十三經注疏》)。
  2. 滞留延誤:後引申為拖延耽擱,《宋史·職官志》記載“凡文書稽程者,禦史台糾之”,表明該詞在宋代已用于政務延誤的表述(中華書局《宋史》點校本)。

詞彙結構解析:

權威用例: 《明會典》卷二十三“漕運稽程”條例,明确将延誤漕運日程的行為納入刑律規制(國家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書面語境,如“工程稽程将導緻重大損失”等專業表述。

近義辨析:

網絡擴展解釋

“稽程”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三種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延誤行程
    指因故耽擱或拖延行進的路程。例如南朝梁簡文帝《隴西行》中的“迥山時阻路,絕水極稽程”,描述了因山路阻隔、水路斷絕而延誤行程的情景。

  2. 延誤期限
    多用于公文或法律語境,指未按時完成事務。如《宋史·刑法志》提到“決獄違限,準官書稽程律論”,強調司法案件若超期需按律法處理。

  3. 查考程式
    指對文字、格式等進行規範化的審核。唐代孫樵《乞巧對》中“轄字束句,稽程合度”,即指通過查考使文句符合标準。


二、用法與語境


三、補充說明

建議結合具體古籍例句理解該詞,如需更完整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辭源》。

别人正在浏覽...

安危與共擺掙寶铉袯襫長家觸處機來達觀知命但書玷辱敦護梵婀玲翻謬奮權負險高岑祼鬯谷糧果斷函蓋鴻運畫格黃大皇太後歡洽忽荒見面禮角婢徼觊郊門剿殄積存荊棘滿腹金飗祭月決事比局外人颽風狂怒窺宋良商李蔔克内西靈氣米廪默谏難厄青唐榮幹若邪擅聲紹統殊策松布托運秃人宛欵微脈委委蛇蛇文狐無它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