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契勘的意思、契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契勘的解釋

(1). 宋 元 公文書用語,猶言查,按查。 宋 蘇轼 《應诏論四事狀》:“契勘 熙寧 四年以後至 元豐 八年登極大赦以前,人戶積欠,共計五萬三百餘萬貫。”《宣和遺事》後集:“牌使至 五國城 ,宣北國帝敕曰:‘契勘皇後 趙氏 已廢為庶人,賜死。今 瓜歐 妻 趙氏 ,是庶人親妹……并令賜死。’”《元典章·戶部四·婚禮》:“中書戶部:契勘人倫之道,男女婚姻為大,據各處見行禮數,事深不一……省部公議得,今後但為婚姻議定,寫立婚書文約明白。”

(2).考核;查考。 宋 朱熹 《答周叔謹書》:“所示仁説,差勝往時,但所引 熹 説,亦有誤字處,恐又錯認了,更略契勘為佳。” 宋 吳聿 《觀林詩話》:“《西京雜記》雲:‘以酒為書滴,取其不冰;以玉為研,亦取其不冰。’ 賀方回 詞雲:‘羅帷映月,玉研生冰。’似失契勘。” 清 恽敬 《<堅白石齋詩集>序》:“六義附性情而各見於詩,雖合古今而契勘之,何虞乎蹈襲,何畏乎規摹哉!”

(3).猶對質,當面對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契勘”是古代漢語中具有特定法律效力的公文術語,主要含義為核對、驗證,常見于宋代至明清時期的官方文書。其詞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釋義

    “契”指契約、契合,“勘”指校核、審查,組合後強調對文書内容的實質性核查。《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驗證;審核”,特指對法律文書的比對确認。例如《宋會要輯稿》載:“令戶部契勘諸路常平錢糧數目,具狀以聞”,此處即要求核對財政數據。

  2. 曆史語用特征

    該詞多用于宋代司法與行政體系,體現文書審核的法定程式。據《中國曆史大辭典》記載,宋代“契勘”需經三司(鹽鐵、度支、戶部)聯署,具備法律約束力,其結論可作為判案依據。

  3. 近義範疇

    與現代漢語“稽核”“校驗”接近,但更強調文書比對的特定場景。清代《六部成語注解》将其與“照刷”(複核檔案)并列,說明其在公文流程中的專門性。

  4. 現代承襲

    當代法律文獻學研究中,“契勘”作為曆史術語,用于分析古代契約文書真僞鑒定的方法論,例如《敦煌契約文書輯校》引用該詞描述唐代地契的驗證流程。

網絡擴展解釋

“契勘”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主要用于宋元時期的公文和文獻,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公文用語:查核、按查

在宋元公文中,“契勘”常作為官方文書的固定用語,表示對事務的核查或依據條文審查。例如:


2.考核與查考

該詞也用于泛指對事物、文獻的詳細考核或查證。例如:


3.對質與當面對證

在司法或争議場景中,“契勘”可指雙方當面對質以澄清事實。例如:


使用場景與演變

“契勘”多見于宋元法律、公文及學術讨論,明清後逐漸少用。其核心含義圍繞“核實”展開,兼具行政核查與學術考據的雙重功能。現代漢語中雖已不常見,但在研究曆史文獻時仍需注意其多義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3、4等來源的原文引用。

别人正在浏覽...

白魚赤烏飽咯保境本枝百世禀化避俗趨新赤紫點明刁健洞視繙閲豐昵分煙析産伏雌敷釋革號垢洿搆築光宣國際性寒屋號手黑雲都隍塹花期乎爾堅蠶儉刻驕君腳硬寄奉刻鹄跨厲況複臘克聯句綠衣黃裡邁勳棉猴南明内恕篷廬皮貨起伯慊懼葺理親如骨肉勤約窮奢極侈齊俗枘圓鑿方舍筏士大夫竦聽甜津津同轝侮笑顯罰校士寫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