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失;罪過。 清 陳維崧 《答冒辟疆先生書》:“朝旋裡門,夕發 邗 上,斷不稍延晷刻,屢積諐尤也。” 丘翊華 《自訟》詩:“擾擾混塵埃,諐尤積已冗。”
“諐尤”是一個古漢語詞彙,讀音為qiān yóu,表示“過失;罪過”。以下是詳細解釋:
若需進一步了解“尤”的其他含義(如“尤其”“特異”等),可參考相關字源解析。
《諐尤》(音qiān yóu)是一個古代漢字,意為“煩擾、困惱”,形容煩心事或苦惱的心情。
《諐尤》的部首是言(yán),它由9個筆畫組成。
《諐尤》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是一部漢字字典,記錄了漢字的發展和字義。
《諐尤》在繁體中的寫法為「諲尤」。
在古代漢字中,《諐尤》的寫法有一些變化。例如,它也可以寫作「慳憂」或「愆疣」,但這些寫法已經較少使用。
1. 我的工作壓力很大,每天都被各種問題諐尤着。
2. 父母的健康問題成了我心中的一塊諐尤。
1. 諐事(煩心事)
2. 諐心(困擾的心情)
3. 諐擾(煩惱困擾)
1. 煩擾
2. 困惱
3. 糾結
1. 安甯
2. 輕松
3. 舒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