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官稷的意思、官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官稷的解釋

帝王祭祀五谷神的社宮。《漢書·郊祀志下》:“‘聖 漢 興,禮儀稍定,已有官社,未立官稷。’遂於官社後立官稷,以 夏禹 配食官社, 後稷 配食官稷。” 顔師古 注引 臣瓒 曰:“ 高帝 除 秦 社稷,立 漢 社稷,《禮》所謂太社也。時又立官社,配以 夏禹 ,所謂王社也。見《漢祀令》。而未立官稷,至此始立之。 世祖 中興,不立官稷,相承至今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官稷”是一個具有曆史特定含義的詞彙,其解釋需結合古代文獻和制度背景:

  1. 基本定義
    指帝王祭祀五谷神的社宮,是古代國家祭祀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含義在《漢書·郊祀志下》中有明确記載,如“聖漢興,禮儀稍定,已有官社,未立官稷”,後于官社後立官稷,以夏禹、後稷配享。

  2. 詞源與結構

    • “官”:指官方、公家,強調祭祀活動的國家屬性。
    • “稷”:本義為粟(谷子),後演化為五谷之神(社稷神),象征農業與國家根基。
  3. 曆史背景
    漢代以前已有“社稷”祭祀(土地神與谷神),漢高祖劉邦初立漢社稷(太社),後至漢平帝時期增設“官稷”作為專祀五谷神的官方場所,與“官社”形成配套祭祀體系。

  4. 常見誤解辨析
    部分解釋誤将“官稷”理解為“官員職位與田地”(如),可能因拆分“官”“稷”二字導緻。但據權威史料,該詞特指祭祀場所,而非泛指官職。

  5. 延伸意義
    因“稷”象征國家命脈,“官稷”也間接體現古代以農為本的治國思想,如《禮記》雲“稷以明人之道也”,強調農業對政權穩定的重要性。

需注意該詞多出現于曆史文獻中,現代漢語已罕用,理解時應結合具體語境,避免望文生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官稷

官稷是一個古代漢字詞彙,有着豐富的含義。它可以指代官方、官府,也可以指代稷,即一種古代的谷類作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官稷的部首可以拆分為宀、禾、禾,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官稷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在古代社會,官稷是指官方組織的廟祭和農業祭祀儀式。官稷的廟是供奉天地之神的地方。

繁體

官稷的繁體字為「官稷」,字形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寫官稷的方式有許多變體。其中一種常見的寫法是「官穄」,将稷的字形改為穄。這種寫法在古代文獻中也經常出現。

例句

1. 在古代中國,官稷的祭祀活動被視為重要的國家儀式。

2. 曆史上,官府的官稷管理非常嚴格,以确保農業生産的順利進行。

組詞

官學、官府、稷黍、稷米

近義詞

官府、政府、朝廷

反義詞

平民、民間、民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