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老人與幼兒。《禮記·曲禮上》:“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耄與悼,雖有罪不加刑焉。” 鄭玄 注:“愛幼而尊老。”《三國志·吳志·孫策傳》“ 策 陰欲襲 許 ,迎 漢帝 ”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喜 《志林》:“ 順帝 至 建安 中,五六十歲, 于吉 是時近已百年,年在耄悼,禮不加刑。”
“耄悼”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mào dào,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說明:
指代對象
由“耄”和“悼”組合而成,分别指代老人與幼兒。
古代法律背景
古代對這兩類人給予特殊寬待,如《禮記》提到“耄與悼,雖有罪不加刑焉”,即不輕易施以刑罰,體現“尊老愛幼”的傳統倫理。
“耄悼”是古代對高齡老人和幼童的合稱,反映傳統社會對弱勢群體的保護觀念。如需深入研究,可參考《禮記》原文及《漢語大詞典》等典籍。
耄悼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耒和心,共計十五筆。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是由耒和心兩個字形合并而成。耒表示工具上的一種形式,而心則表示内心,結合在一起表示經年累月的憂傷和思念之情。
在繁體中,耄悼的字形和簡體字相同。表示方式都是由耒和心兩個部首組成,十五畫,寫法相似。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耄悼的字形稍有區别。耄的耒部在上方的橫撇向右,表示耒形工具。悼的心部在左上方,心形在右下方的橫鈎表示内心憂傷。
以下是一些耄悼的例句:
1. 耄悼爾親人,如同斷腸。
2. 他邊幹活邊悼念已故的父親,十分傷感。
耄悼這個詞可以組成其他詞語,如:耄悼親人、耄悼失去、耄悼心情等。
與耄悼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悲傷、哀悼、思念等。
耄悼的反義詞為:歡慶、慶賀、喜悅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