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正的意思、大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正的解釋

(1).中正。《易·大畜》:“其德剛上而尚賢,能止健,大正也。”《三國志·蜀志·後主傳》:“公恢崇德度,深秉大正,不憚屈身委質,以愛民全國為貴。” 明 高啟 《送張進士會試》詩:“坐令王綱復大正,乾樞共仰天中旋。”

(2).官名。《書·冏命》:“今予命汝作大正,正于羣僕侍禦之臣。” 蔡沉 集傳:“大正,太僕正也。”《逸周書·嘗麥》:“是月,王命大正正刑書。” 朱右曾 校釋:“大正,蓋司寇也。”

(3).太白星的别名。《史記·天官書》“察日行以處位太白” 張守節 正義引《天官占》:“太白者……一名大正。”

用兵征伐。《書·武成》:“惟有道,曾孫 周王發 ,将有大正于 商 。” 孔 傳:“大正,以兵征之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大正”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中正、公正
    源自《周易·大畜》的“其德剛上而尚賢,能止健,大正也”,指品德剛健、崇尚賢能,行為符合中正之道。後引申為形容人品德高尚、行為正直,如《三國志》中“深秉大正”即強調公正無私的治國态度。

  2. 官名
    古代官職名稱,見于《尚書·冏命》和《逸周書·嘗麥》,指太仆正或司寇等職位,負責管理侍從或刑獄事務。

  3. 太白星别名
    古代天文學中,太白星(即金星)的别稱,出自《史記·天官書》張守節注引《天官占》。


二、擴展含義

  1. 用兵征伐(古代用法)
    見于《尚書·武成》“将有大正于商”,指以武力征讨,此用法較為罕見。

  2. 日本年號
    指日本大正天皇在位期間(1912年7月30日—1926年12月24日)的年號,标志日本近代化的重要階段,如“大正文學”即該時期的文學流派。


三、成語用法

作為成語,“大正”強調正直無私的品德,多用于正式評價或道德教育場景。例如:“他處事大正,深得衆人信服”。


四、例句參考

如需進一步了解日本大正時代的曆史背景,可參考權威曆史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正(dà zhèng)這個詞起源于日本曆史時期的大正時代,意為“偉大的正統”。大正的拆分部首是大(dà)和正(zhèng),大部首表示字的主體構造,正部首表示字的意義。它的筆畫數目為6。《大正》這個詞在中文中一般指代大正時代,亦可指代這一時期的日本社會、文化和曆史等方面。 在繁體字中,大正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即「大正」。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大正的字形與現代略有差異。通常以直橫豎撇捺組成,但具體寫法因字形演變而略有差異。 例句: 1. 大正時代是日本現代化的起點。 2. 他們在大正年間建立了許多先進的工業和教育制度。 組詞:大正政府、大正文學、大正民主等。 近義詞:盛世、鼎盛、繁榮。 反義詞:混亂、衰落、敗落。 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