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d weather for the crops;favourabsle weather] 指風雨適時,與農事有利。形容年成好
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1).指風雨適合農時。《舊唐書·禮儀志一》引《六韬》:“ 武王 伐 紂 ,雪深丈餘……既而克 殷 ,風調雨順。” 元 胡用和 《粉蝶兒·題金陵》套曲:“歌歲稔風調雨順,慶豐年國泰民康。” 秦牧 《長河浪花集·社稷壇抒情》:“古代的帝王們,在 天壇 祭天,在 社稷壇 祭地。祭天為了要求風調雨順,祭地為了要求土地肥沃。”
(2).指寺廟山門兩旁所塑的四天王。《金6*瓶6*梅詞話》第八6*九回:“前殿塑風調雨順,後殿供過去未來。” 清 梁章鉅 《浪跡續談·風調雨順》引 明 王業 《在閣知新錄》:“凡寺門金剛,各執一物,俗謂‘風調雨順’,執劒者風也,執琵琶者調也,執傘者雨也,執蛇者順也。”參見“ 四天王 ”。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風調雨順漢語 快速查詢。
“風調雨順”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fēng tiáo yǔ shùn,以下是詳細解釋:
該成語不僅反映古代農業社會對自然氣候的依賴,也承載着人們對和諧自然與安定生活的向往,常用于祈福或描述理想的社會狀态。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接龍或更多例句,可參考相關詞典或文獻來源。
《風調雨順》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風和雨都正常,形容自然環境良好,農作物能得到適宜的生長條件。
《風調雨順》這個詞由3個漢字組成:
《風調雨順》最早見于南朝梁代謝靈運的《疏簡·奏鳳凰樂府謠官詞》:“四時中央既諧調,天地浸澤雨調風順。”後來被廣泛用于民間,并成為漢字成語。
繁體字是「風調雨順」。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風》的古代寫法是「風」,《調》的古代寫法是「調」,《雨》的古代寫法是「雨」。
1. 今年我們的莊稼一直風調雨順,收成一定會很好。
2. 祝願你的工作和生活都能風調雨順,一切順利。
組詞: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近義詞:興旺發達,五谷豐登。
反義詞:風雨交加,時艱困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