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dvance guard]∶部隊行軍時派在前方擔任警戒的部隊
(2) [halfback]∶站在緊靠前鋒線的球員(例如在曲棍球、足球或橄榄球賽中)
(1). 元 代的侍衛親軍之一。《續文獻通考·兵五》:“ 至元 八年七月以侍衛親軍改立左右中三衛親軍…… 至元 十六年以侍衛親軍創置前後衛,制如上三衛。”
(2).軍隊行軍時派在前方擔任警戒的部隊。 碧野 《我們的力量是無敵的》第一章五:“部隊開始出發,第一、二營戰士一個緊接一個上了路,一千一二百支閃動的刺刀擔任了前衛的任務。”
(3).指前線。 劉白羽 《記左權同志》:“他的熱血在沸騰,立在民族的階級的前衛上戰鬥着。”
(4).體育用語。足球、手球等球類比賽中擔任助攻與助守的隊員,位置在前鋒與後衛之間。
“前衛”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足球、手球等球類比賽中的位置
位于前鋒與後衛之間,承擔攻防轉換樞紐作用,需兼具進攻和防守能力。
以上内容綜合了軍事、曆史、體育及現代文化等場景的用法,覆蓋權威來源中的核心定義。更多細節可參考、5、9(軍事與曆史)、、5、6(體育)及、5、8(現代用法)。
前衛一詞在漢語中通常用來形容在思想、藝術、文化等方面超前、激進、創新的事物或人。它是一個形容詞,與傳統觀念相對立,常表示具有先鋒性、開創性的意義。
前衛的部首是刀,它總共有6個筆畫。
前衛一詞的來源于英語中的"vanguard",最早是用來形容軍事中的先鋒部隊。在中國,這個詞彙最早出現在20世紀20年代,用來形容一些新思潮、新藝術、新文化等的代表。
繁體字中,前衛可以寫作「前衛」。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前衛可以寫作「前衞」。由于語言的演變和規範化,現代漢字的形式變得更加簡化和規範。
1. 那個藝術家的作品總是很前衛,充滿了創新的思維。
2. 這個時裝設計師的設計風格非常前衛,引領了時尚潮流。
3. 這個音樂團體的演出給人一種前衛的感覺,讓人耳目一新。
前衛思潮、前衛藝術、前衛品味、前衛設計、前衛音樂
激進、開創性、先鋒、時髦、新潮
保守、傳統、守舊、陳舊、過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