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寇脫的意思、寇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寇脫的解釋

通脫木的别名。《山海經·中山經》:“又東北二十裡,曰 升山 ,其木多榖柞棘,其草多藷藇蕙,多寇脫。” 郭璞 注:“寇脫草生南方,高丈許,似荷葉而莖中有瓤,正白, 零 桂 人植而日灌之以為樹也。”按,《爾雅·釋草》“離南活莌” 郝懿行 義疏引 唐 陳藏器 《本草》:“通脫木生山側,葉似萆麻,心中有瓤,輕白可愛,女工取以飾物,俗亦名通草。《爾雅》所謂‘離南活脫’也。”是寇脫即活莌,亦即通脫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寇脫,又稱通脫木,是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的一種特殊植物,其釋義可從詞源、形态特征及文化意涵三方面闡釋:

一、詞源與文獻記載

寇脫之名首見于《山海經·中山經》:“又東北二十裡,曰升山……其草多寇脫。” 郭璞注:“寇脫,生南方,高丈許,似荷葉而莖中有瓤,正白。” 其名或因中空莖稈可作容器(“寇”通“空”,“脫”指中空)得名。唐代《本草拾遺》稱其“瓤中白膜輕白可愛,女工取以飾花”,印證其工藝用途。

二、植物學特征

寇脫即現代五加科植物通脫木(學名:Tetrapanax papyrifer),特征如下:

  1. 形态:常綠灌木,莖稈粗壯中空,髓心白色如絮;葉大似荷葉,掌狀分裂。
  2. 藥用價值:莖髓(通草)為傳統中藥,《本草綱目》載其“利小便,通肺氣”,主治濕熱淋症、乳汁不下。
  3. 工藝用途:髓心可制“通草紙”,清代常用于制作通草花等工藝品,《廣東新語》稱“通脫木……土人以其髓為燈花及瓶花”。

三、文化象征

寇脫因中通外直的形态,被文人賦予“虛懷通達”的意象。宋代《爾雅翼》釋:“寇脫莖中空虛,輕白可通,故曰通脫”,其名隱含對通透品格的推崇。

古籍來源

  1. 袁珂《山海經校注》,中華書局,1980年
  2. 李時珍《本草綱目·草部》,人民衛生出版社,1975年
  3. 屈大均《廣東新語·木語》,中華書局,1985年
  4. 羅願《爾雅翼》,黃山書社,2013年

網絡擴展解釋

“寇脫”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不同來源進行辨析:

一、植物别名(主流解釋) 根據高權威性來源()及古籍記載,“寇脫”是通脫木的别名,屬于五加科植物。其特點包括:

  1. 生長于南方,高度可達一丈(約3米);
  2. 莖稈中空含白色瓤,葉片類似荷葉;
  3. 古代零陵、桂陽地區有人工栽培(《山海經·中山經》郭璞注)。

二、成語釋義(存疑說法) 部分低權威性網頁(如)提出“寇脫”為成語,解釋為“歹徒逃脫或被抓獲”,但該說法存在争議:

建議:在學術或正式場景中,應采用第一種釋義,即通脫木的植物别名。若遇到“歹徒逃脫”相關語境,需謹慎核查出處,避免混淆。

别人正在浏覽...

白霜霜秉意碧油油擘錢殘暑齒少持疑不決愁慮從谏從槖丹青妙手打鋪怛惋低俗懂眼蜂蛱否終複泰福厘綱船功位貴坦桂樽宏贍烘暈回棋角智接客極樂園林鲸背靜靜敬懼京峙金屬陶瓷錦繡河山稽算溘斃口角生風扣繡冷曹練帛冽冽離懷龍函鲈鄉茅台奇靡泣緒啓佑曲射炮賞贈霜夕説诳説誘私約天咫添磚加瓦溫故知新消極下心稀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