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elly]∶挺起肚皮
騎馬放牧者挺胸突肚到了酒吧間
(2) [tough sturdy and very corky]∶突:凸出。形容威武雄壯而傲慢的樣子
早進來了怒目橫眉、挺胸突肚的一群人
(3) 亦作“插胸疊肚”
“挺胸突肚”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tǐng xiōng tū dù,其核心含義是形容人姿态威武雄壯或傲慢自大的樣子。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文學用例或演變,可參考《紅樓夢》相關章節或權威成語詞典。
《挺胸突肚》是一個成語,形容一個人昂首挺胸,氣宇軒昂的樣子。指一個人堅定自信,胸懷坦蕩,毫不退縮的态度。
這個成語由四個字組成,分别是“挺”、“胸”、“突”和“肚”。其中,部首分别是手、肉、穴和肉。總的來說,這個成語的部首有手和肉,筆畫總共有18畫。
這個成語的來源可追溯到《史記·呼韓列傳》:“突肚摧背,而後挺不倒也。”意思是在戰鬥中身體雖然被刺中,但是依然昂首挺胸、毫不退縮。
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成語逐漸演變成形容一個人在困難和逆境中,始終堅守信念、氣宇軒昂的形象。
繁體字的寫法為「挺胸突肚」,與簡體字寫法相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上述相同,即「挺胸突肚」。
1. 他站在講台上,挺胸突肚地面對全班學生。
2. 在面對挑戰時,我們要挺胸突肚,毫不退縮。
1. 氣宇軒昂
2. 挺拔
3. 挺立
1. 氣宇不凡
2. 傲岸
3. 昂揚
1. 低頭弓背
2. 駝背
3. 佝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