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不算什麼,不要緊。《醒世姻緣傳》第四回:“﹝ 蕭北川 ﹞入到房内,看了脈,説道:‘不要害怕,沒帳得算,這是閉住惡路了。’”
“沒帳得算”是一個漢語方言詞彙,主要用于表達“不算什麼,不要緊”的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該詞的字面含義可拆解為“沒有賬目需要計算”,實際引申為對某件事的輕描淡寫,表達“無需在意”“無關緊要”的态度。
語境與用法
常見于口語或文學作品中,例如清代小說《醒世姻緣傳》第四回提到:“不要害怕,沒帳得算,這是閉住惡路了。”,此處用于安撫他人情緒,強調問題不嚴重。
語言特點
延伸說明
該詞反映了漢語中通過生活場景(如記賬)比喻抽象概念的造詞特點,類似表達還有“沒譜的事”“不當回事”等。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方言背景,可參考《醒世姻緣傳》原文或方言研究資料。
《沒帳得算》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指一個人做了錯事或者欠下了債務,最終還是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并承擔後果。
《沒帳得算》這個成語包含了三個漢字,它們分别是:
1. 沒(méi):由“氵”(水字旁)和“殳”(手字底)兩個部首組成,共4劃。
2. 帳(zhàng):由“巾”(巾字旁)和“頁”(書字旁)兩個部首組成,共11劃。
3. 算(suàn):由“⺮”(竹字頭)和“目”(目字旁)兩個部首組成,共14劃。
《沒帳得算》這個成語最早見于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之《北戶落星夢》。相傳,明朝時期,有一個人欠債時不肯承認,結果被逼迫着還了債,就形容這個人“沒帳得算”。
在繁體字中,這個成語的寫法不同,為「沒帳得算」。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這個成語的寫法略有不同:
1. 沒:在篆書中,這個字是以象形字形式出現的,“殳”部分表示手的形狀。
2. 帳:在篆書中,這個字是“⿸巾⿰淮丂”的組合,表示布帳。
3. 算:在篆書中,這個字是以象形字形式出現的,“⺮”部分表示箭的形狀,而“目”部分則表示從箭上看。
1. 他欠下了一大筆債務,沒帳得算。
2. 做錯事情後,沒有人能逃脫沒帳得算的下場。
3. 你欠了别人的錢,不能逃避責任,還是要明白沒帳得算。
組詞:血債(形容因欠債而帶來的痛苦和遺憾)。
近義詞:一切負責、自食其果。
反義詞:逃避責任、不了了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