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乾闼婆的意思、乾闼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乾闼婆的解釋

1.梵語Gandharva的譯音,亦譯作“健闥縛”、“犍闥婆”。佛經中經常提到的“天龍八部”中的一類樂神。《維摩诘經·佛國品》:“并餘大力諸天、龍神、夜叉、乾闥婆、阿修羅……悉來會坐。”《法苑珠林》卷四:“ 黑山 北有 香山 ,其山常有歌舞唱妓音樂之聲。山有二崛,一名 為盡 ,一名 善盡 ,七寶所成,柔輭香潔,猶如天衣妙音,乾闥婆王從五百乾闥婆在其中止。” 宋 王安石 《朱朝議移法雲蘭》詩:“幽蘭有佳氣,千載閟山河。不出阿蘭若,豈遭乾闥婆?”按,《翻譯名義集·八部》“乾闥婆”注引 鸠摩羅什 曰:“天樂神也。”

2.古代 西域 對樂人的美稱。《法華經·玄贊》:“有四乾闥婆王。” 唐 窺基 注:“梵雲健闥縛,此雲尋香行,即作樂神,乾闥婆訛也。 西域 由此呼散樂為健闥縛,專尋香氣作樂乞求故。”

3.指海市蜃樓。《大智度論》卷六:“ 犍闥婆 者,日初出時,見城門樓櫓宮殿行人出入,日轉高轉滅,此城但可眼見而無有實,是名 犍闥婆 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乾闼婆”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其解釋需結合不同文化和語境:

1.印度神話與佛教中的樂神形象

在印度神話中,乾闼婆(梵語:Gandharva)是一群半神半人的天上樂師,隸屬于帝釋天(因陀羅),負責為衆神演奏美妙音樂。他們居于地上的寶山,偶爾升入忉利天獻藝,擅長彈奏樂器,尤其以琴藝著稱。在佛教中,乾闼婆被納入天龍八部衆,是東方持國天的眷屬,同時位列觀音二十八部衆之一。

形象特征:經文描述其頭戴八角冠,身呈赤肉色,身形如牛王或兼具動物特征(如馬、鳥),左手持蕭笛,右手握寶劍,發髻有火焰裝飾,象征威嚴。

2.梵語中的引申含義

3.漢語中的特殊用法

據《查字典》記載,漢語語境下“乾闼婆”曾被引申為形容女子年老體衰、面容憔悴的成語,但此用法較為罕見,且與神話本義無直接關聯。

乾闼婆的核心含義仍以神話樂神為主,兼具宗教哲學中“虛幻”的象征意義。其他引申用法需結合具體文獻或語境判斷。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印度史詩《摩诃婆羅多》或佛教《法華經》等經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乾闼婆的意思

《乾闼婆》是一個成語,原指古代的官職,後來演變為指一個懂得各種家務和事務的能幹、有經驗的婦女。

拆分部首和筆畫

《乾闼婆》的三個字的拆分部首分别是“乙”、“門”、“女”,其中,“乙”是第二筆畫的部首,也是一個獨體字,“門”是第169筆畫的部首,也是一個獨體字,“女”是第38筆畫的部首,也是一個獨體字。

來源和繁體

《乾闼婆》最早見于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文學》一章,意為在朝門上值守的婆婆。後來,這個詞被用來形容一個能夠處理各種家務和事務的有能力的女性。

在繁體字中,乾闼婆的寫法為「乾闥婆」。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乾闼婆的漢字寫法為「乾闥婆」。其中,“乾”是指朝門上,警衛的意思;“闥”是指門、闾;“婆”是指已婚婦女。整個成語書寫的意思是站在朝門上守衛的已婚婦女。

例句

1. 她真是個乾闼婆,家裡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

2. 媽媽是乾闼婆,凡事都能獨立完成。

組詞

乾乾闼婆婆、乾脆、闼闼婆婆

近義詞

能幹之婦、賢妻良母、多才多藝之女

反義詞

無能之婦、懶婦、束縛之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