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進祀。 明 鄭曉 《今言》卷一:“及 營國公 郭英 進祝,并兩朝功臣敍爵,於是, 營國公 列 永義侯 之上, 誠意伯 列 寧國公 之下矣。”
(2).上前祝賀。 清 龔炜 《巢林筆談·祝壽連旬》:“至是,盛供帳,設宴樂,為夫人舞班進祝。”
“進祝”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指在祭祀或禮儀場合中進獻貢品,表達對祖先或神靈的敬意。該用法多見于明代文獻,例如:
表示以特定儀式向前行禮、獻祝詞,常見于祝壽或慶典場景。例如清代文獻記載:
以上解釋綜合了多個古籍用例,具體語境需結合文獻分析。
《進祝》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向神明奉獻祝福或敬獻祭品的行為。在宗教儀式、慶典、婚禮等重要場合中,人們常常會進行進祝活動,以表達敬意和祝福。
《進祝》這個詞由“進”和“祝”兩個字組成。其中,“進”字的部首是辵,總筆畫數為8畫;“祝”字的部首是示,總筆畫數為10畫。
《進祝》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宗教信仰和民俗習慣。繁體字中,“進”字和“祝”字的寫法與簡體字類似,隻是字形稍有變化。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進”字的古代寫法為“進”,字形中的“車”字旁表示“進”的含義;“祝”字的古代寫法為“祝禱”,字形中的“示”字旁表示“祝”的含義。
1. 在新年到來之際,人們在廟宇内進祝,祈求來年平安、健康
2. 婚禮當天,新郎新娘在家祭祀神像,以進祝。
進貢、祝福、祭祀、慶典、敬獻、儀式等。
進香、奉祀、祭拜等。
退祝、棄祭、違紀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