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encumbrance]∶牽累;連累
家庭的系累使他過早地蒼老了
(2) [tie;take into custody] 捆綁;拘囚
亦作“ 係纍 ”。亦作“ 係縲 ”。亦作“ 係絫 ”。 1.束縛,捆綁;拘囚。《孟子·梁惠王下》:“若殺其父兄,係累其子弟,毀其宗廟,遷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 趙岐 注:“係累猶縛結也。”《呂氏春秋·義賞》:“ 氐 羌 之民,其虜也不憂其係纍,而憂其死不焚也。” 漢 司馬相如 《難蜀父老》:“父老不幸,幼孤為奴虜,係縲號泣,内嚮而怨。”《漢書·司馬相如傳》作“係絫”。 唐 柳宗元 《唐铙歌鼓吹曲·苞枿》:“浩浩海裔,不威而同。係縲降王,定厥功。”《續資治通鑒·元世祖至元十四年》:“ 時賞 至 隆興 ,憤駡不屈,僚屬有係累至者,輒麾去。”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龍飛相公》:“先是,家中失 戴 ,搜訪既窮,母告官,係縲多人,并少蹤緒。”
(2).拘囿;牽纏。《朱子語類》卷二九:“今人有一毫係累,便脫灑不得,而 文子 有馬十乘,乃棄之如敝屣然,此亦豈是易事,常人豈能做得!”《續資治通鑒·元明宗天曆二年》:“ 太祖皇帝 嘗訓飭臣下雲:‘美色、名馬,人皆悅之,然方寸一有係累,即能壞名敗德。’”
係纍:1.拘囚;囚禁。《管子·國蓄》:“列陳繫纍獲虜,分賞而功。”《續資治通鑒·元成宗貞元二年》:“﹝彼強梁之徒﹞朝廷加恩以釋之,旦脫繫累,暮即行動,既不感恩,又不畏法。” 梁啟超 《現政府與革命黨》:“而土地之日蹙百裡,與夫同胞父兄子弟之見繫累而為奴虜者,又歲觸于耳目也。”
(2).束縛。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二八:“繫累名利場,駑駿同一輈
“系累”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有所差異,具體解釋如下:
牽累;連累
指因家庭、責任等負擔受到拖累。例如:家庭的系累使他過早蒼老()。
捆綁;拘囚
表示用繩索束縛或囚禁他人。如《孟子·梁惠王下》中提到:“若殺其父兄,係累其子弟”(),意為捆綁或拘押子孫。
束縛與拘囚
牽纏與拘囿
以上内容綜合自多個權威古籍及詞典,更多完整信息可參考《孟子》《呂氏春秋》等文獻,或查閱滬江線上詞典()。
《系累》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通常表示某種情況或者事物對人的影響,使人感到煩惱、困擾或受到拖累。
《系累》的第一個字是“系”,部首是“纟”(纖細的絲),它的筆畫數目為7。
《系累》的第二個字是“累”,部首是“糸”(絲線),它的筆畫數目為10。
《系累》是一組漢字組成的詞語,源自于古代漢語。在繁體字中,這個詞語的寫法是「係纍」。
在古代,寫作《系累》的字形可能會有些微的變化。現在所用的字形多是經過規範化和簡化的,而在古時候,字形可能更加繁瑣且有變化。
1. 他家裡的經濟問題成了他的一大系累。
2. 過去的失敗經曆給他增添了很多不必要的系累。
系罪、系辭、拖累、羁絆
糾葛、苦惱、懊惱、煩悶
解脫、輕松、無憂
【别人正在浏覽】